據外媒報道,加拿大蒙特利爾工學院的研發者和康寧公司正在對大猩猩玻璃進行改造,使玻璃成為移動設備上的一塊傳感器陣列,讓玻璃不僅有物理屬性還能兼顧智能。
大猩猩玻璃(GorillaGlass),是美國康寧公司(Corning)生產的環保型鋁硅鋼化玻璃。大猩猩玻璃的前身是康寧公司在20世紀60年代生產的,具防彈功能的特種玻璃,常被用于直升機,在正常情況下,非故意損壞不會造成劃痕。
報道稱,研究雙方已成功將透明的傳感器植入大猩猩玻璃中,如此一來移動設備上的玻璃面板就變成了一塊傳感器陣列。該團隊的這項技術利用了光波導,而不是依賴有線的電流,光波導將穿過玻璃通道漏出光子,因此保證了整個玻璃還是透明的。另外,每個傳感器都通過激光蝕刻在玻璃的表面上,大猩猩玻璃也正是蝕刻工序中的理想材料。
在實際應用方面,研發團隊已經創造出基于溫度傳感器的Mach-Zehnder干擾儀,還有一個紅外線安全識別系統,被設計用來防止設備的克隆。另外,一個單獨的研發團隊還開發了自己的壓力傳感器,采用了類似的技術,可以允許更多靈活的觸屏控制。
須注意的是,康寧雖也參與了研發,但是還未有任何計劃將這種技術植入未來的猩猩玻璃產品中。不過,蒙特利爾工學院電子工程系的一位名為RamanKashyap的教授說如果開發會有更多的投入,在一年內,制造商應該就可以開始在智能手機上使用傳感器玻璃了。
目前,蒙特利爾大學正在尋找工業合作者來將這種技術放進已完成的產品中,Kashyap教授希望未來傳感器可以嵌入任何玻璃表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