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前所未有的產業革命正在悄然揭幕,與人類歷史上前幾次產業革命不同,這次革命的“主角”已不再是人類,而是機器人。
美國《財富》雜志近日發表的文章預測稱,未來10年,機器人或將取代大量白領和藍領工人,造成大量的失業,并借此重塑全球經濟格局。
近日,美國皮尤研究中心開展的一項名為“2014互聯網的未來”調查期間,接受調查的1896名受訪者中約52%的人認為,到2025年,機器人搶走的工作不會多于其創造的崗位,這意味著對科技的依賴程度上升將使經濟和就業市場受益。另外48%則認為,在未來10年,機器人將取代大量白領和藍領工人,這不僅將使許多人失業,也會破壞社會秩序。
互聯網法律與政策專家羅伯特·坎農表示:“在經濟利好的情況下,‘對人類貢獻’不足的非技術類工作將被自動化技術取代。比如五金店里切割鑰匙的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但這回避了一個實質問題:人類可以出什么力?一個簡單的答案是,如果某一工作人類無法明確出力,那么這一工作有可能不復存在。”
那些認為機器人數量增加只會帶來純粹負面影響的人也指出,由非人類勞動力代替低收入工人,將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因為公司老板將會進一步通過裁撤藍領工人,來增加利潤。
市場研究公司GigaOMResearch的首席研究員斯托博伊德指出機器人可以與人類互動的其他方式。首先,他表示,你將再也見不到外賣小哥了——他很快將被外賣機器人取代。
在你還未察覺的時候,你身邊的一些工作已經開始被機器人悄悄“偷走”了。
有媒體報道稱,預計在未來,制造業、交通業等行業將會徹底由人工智能接管,從流水線上的工人到出租車司機,這些職業消失的速度將會越來越快。而由于人性化服務等相關行業的工作機會短時間內很難彌補其他行業失去的崗位數量,這可能導致許多人失業,并最終大幅改變我們的經濟。
以傳統角度來看,自人類勞動帶動生產力發展以來,生產力就與經濟增長和就業增長形勢息息相關。盡管如此,機器人勞動卻可以靠自己的方式促進生產力發展,實現經濟增長,并在此過程中消滅工作機會。這可能意味著,整個交換勞動工資的體系將開始分崩離析。
在某些看重創造力的行業,或看重人性化服務的行業,機器人仍然不具有取代人類的能力。
但也有觀點認為,雖然機器人能夠取代某一部分的人類勞動,但在某些對創造力要求極高的行業,或較為看重人性化服務的行業,機器人仍然不具有取代人類的能力。記者最近訪問了一些專家學者和科技從業者,向他們提出了以下問題:隨著無人駕駛汽車、智能設備、機器人的發展,到2020年的時候,自動化、聯網化、人工智能化的應用程序或機器人真的能代替人類工作嗎?
福布斯2014非上市潛力企業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豐禮:我認為自動化機器的發展和機器人的普及應用并未真正減少就業數量,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因為機器可以減少生產成本,并最大化的提升生產效率,當經濟越來越發展的時候,相應的也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拓斯達為了讓中國4500萬中小企業,尤其是珠三角制造業密集地區的企業用上“一年回本”的智能機器人和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在自主研發、營銷推廣方面就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資源。
亞洲制造業冠軍聯盟總干事羅百輝:機器的確會減少工作崗位,但新崗位的創造速度會超過崗位失去率。目前,大多數被替代的工作崗位是因為人工成本遠遠高于機器成本。如今還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大規模的工作正在被自動化以及機器多代替,當然這種擔憂會持續到未來50年。
另外一批人很悲觀:
東莞理工學院學生:如今技術的發展并不是像工業革命時期,機器替代農民勞動,并讓農民走近工廠。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影響深度和廣度難以控制,絕不僅僅局限在經濟層面。而經濟效率的提升會成為新技術應用的助推力,從而讓越來越多人類失去工作機會。
QQ機器人愛好者:自動化機器就像伏地魔,人類無法真正抵御。從現在來看,人與機器的競賽已經結束,機器完勝;在未來,我們需要在機器的夾縫中求生存。
深圳市龍崗區現代裝備中心主任:只有那些受教育良好的人才能與機器競賽,但全球的教育系統卻依然停滯不前,所有的學生都坐在那里,聽老師講課,回家做作業,這種教育機制實在無法培養出與機器相匹配的人。
不管積極者還是消極者,都無法否認智能機器正在蓬勃的發展,隨著人類員工越來越少,機器員工越來越多,企業的組織、管理都會發生根本的變化,同樣也會對企業IT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無論如何,機器人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進我們的生活,確實是無可否認的事實。目前,全球許多國家都已經開始培育成熟的機器人制造產業,并廣泛將機器人引入到一些需要大量重復勞動,或對工作精準度要求極高的行業中。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對機器人的需求都在上升。2013年,全球一共售出17.9萬臺工業機器人,同比上升12%,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在制造業發達、擁有眾多勞動人口的中國,許多中國企業開始考慮雇傭機器人,以節約生產成本。
據亞洲制造業冠軍聯盟總干事羅百輝稱,去年,中國已經正式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國。全球幾大著名機器人制造企業,ABB、庫卡和安川電機等,近年來均已在中國建立了生產基地。中國著名制造企業富士康現在有120萬產業工人,為了降本增效節約人工,目前富士康正在全球范圍內廣泛與其他機器人制造商接洽,以打造一支由100萬臺機器人組成的“富士康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