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3D打印普及推廣應與工業品市場營銷專家合作

時間:2014-08-1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3D打印技術問世以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很多地區將3D打印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3D打印技術正被廣泛運用到文化創意產業、生物醫療、工業設計等多個領域。

將3D打印技術引入我國的主力軍是清華大學、西安交大和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行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基本都是學者型人才。“他們應更多地與金融專家、市場營銷專家展開合作,克服研究者在產業發展方面的局限性。”資深互聯網整合營銷專家羅百輝建議,此外,3D打印應與傳統的制造業相結合,這是3D打印發展的正確方向。

東莞市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理事長、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豐禮表示,拓斯達3D打印技術正不斷向大尺寸、高精度、復雜化結構發展。對打印材料的拓展使用和打印精度控制不斷提高成為主要亮點。作為趨于成熟的新興技術,3D打印仍須與傳統制造技術相結合,互相取長補短才會有光明的未來。

吳豐禮指出,3D打印技術問世以來,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很多地區將3D打印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3D打印技術正被廣泛運用到文化創意產業、生物醫療、工業設計等多個領域。

由于材料以及可控性等諸多問題難以突破,目前全球較為廣泛使用的3D打印機都以樹脂、塑料以及生物材料為主,生產工業模型等產品。拓斯達3D打印技術總監黃向峰教授是加拿大較早從事3D打印技術研究的專家,他認為:“用激光3D技術打印出各種精密的金屬物件,才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的‘3D打印技術革命’。”

國外用于激光加工(焊接和切割)的網絡其實早已存在,但尚無用于激光3D打印的網絡。拓斯達3D打印平臺的建成和投產的意義重大,將在汽車、家電、光電、數碼電子、模具修復以及醫學、教育娛樂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3D技術方興未艾,不過,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均表示,目前在我國發展3D產業,還存在諸多發展瓶頸和需要加強的環節。

在黃向峰看來,3D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仍面臨一些技術局限。比如如何實現高精度的打印,避免二次加工;如何提高打印速度,以提高生產效率;如何提高打印器件性能,以便與傳統制造方式媲美等。

“突破這些技術局限,需要從事打印材料、設備和軟件研發的科學家加強交流與合作,形成廣泛交叉學科的研發團隊,集中突破。”黃向峰認為,在這方面,3D打印新材料的開發至關重要,如納米材料應用于3D打印技術,可以在提高打印產品的性能和精度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將3D打印技術引入我國的主力軍是清華大學、西安交大和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行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基本都是學者型人才。羅百輝建議學者型人才應更多地與金融專家、市場營銷專家展開合作,克服研究者在產業發展方面的局限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