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各國致力研究3D打印技術延伸應用范圍

時間:2014-07-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幾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3D打印技術的快速、高效、低成本等優勢令不少國家前去掘金,將其廣泛應用到我們身邊的各個領域中。

自20世紀90年中期,3D打印正式面世后,其發展腳步一直沒有停歇。尤其是近幾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3D打印技術的快速、高效、低成本等優勢令不少國家前去掘金,將其廣泛應用到我們身邊的各個領域中。

美國:3D打印在太空應用

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預計在2020年發展出由3D打印打造整顆衛星的技術。由于3D打印可以制造無法用火箭發射上天的大型或“脆弱”結構,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發布的報告建議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美國空軍發展太空3D打印。

然而,由于太空真空環境、零重力以及日夜巨大溫差構成了惡劣的環境障礙,這些都會影響3D打印的制造過程和最終質量,特別是3D打印設備在太空的運行和維修代價高昂。但相信在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的無窮智慧下,3D打印終將會在太空領域中大顯身手。

韓國:推出3D打印腹中胎兒服務

韓國3DStory公司宣布,他們已正式開始為年輕父母提供基于超聲掃描數據的3D打印胎兒服務。該公司開發了一個軟件程序,能自動將超聲掃描數據轉換成3D超聲數據,從而建立一個3D模型繼而進行3D打印。

這將對初為父母的夫婦來說,能早日與自己的寶寶見面,是一件令人既緊張又興奮的事。

實際上,3DStory公司并非第一家為用戶提供3D打印胎兒的公司。在2012年8月,日本醫學3D打印刷公司FASOTEC,推出一項名為“天使的形狀”,專為用戶提供基于MRI數據3D打印腹中嬰兒模型的服務。

日本:3D打印火箭零部件

三菱重工(MHI)在近日召開的衛星發射服務媒體說明會上表示,其正在考慮使用金屬3D打印機來制造火箭部件,最大的因素是由于3D打印能降低成本。

關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計劃在2020年試發射的“新型主力火箭”,三菱重工已被選為火箭研發以及利用該火箭提供發射運輸服務的民間伙伴(總承包商)。新型主力火箭的重要課題是降低成本,因此該公司對3D打印機十分關注,目前已開始進行相關基礎研究,打算利用3D打印機制造金屬部件。但該公司國防與航天領域航天業務部總工程師、首席工程師二村幸基表示,“火箭使用的特殊材料的成型方面還存在困難。首先要踏踏實實地進行基礎研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