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美國商務部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做出反補貼初裁。此次強制應訴的江蘇光伏企業為常州天合及無錫尚德,目前初裁結果是常州天合反補貼關稅為18.56%,無錫尚德是35.21%。而對于其他應訴光伏企業來說則取平均值,即26.89%。6月3日至7月28日之間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產品,要先交納保證金,待終裁結果出來后,轉為關稅。而反傾銷稅率還沒有出來,預計會在15%左右。蘇州國稅部門的專項調研顯示,蘇州不少光伏企業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最新資料顯示,受國內扶持政策、市場需求回升拉動,蘇州市光伏產業回暖復蘇,產品價格較前期上升,企業產銷趨旺,產業整體正逐步走出低谷。
今年一季度,全市光伏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7.6億元,同比增長14.1%,增幅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12.9個百分點;實現銷售產值95.5億元,同比增長20.8%,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9.5個百分點;實現銷售收入86.2億元,同比增長27.6%,高于規模以上工業25.2個百分點;實現利稅、利潤分別為3.8億元、2.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1億元、-2.7億元分別增長了285.6%、175.7%;企業虧損額為2.0億元,同比下降46.9%。
此次,蘇州國稅部門對保利協鑫、阿特斯、宇邦、瑞興源、瑞得思等多家有代表性的光伏企業進行了走訪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在這些光伏企業中,下游企業受打擊較大。原因在于光伏下游企業直接面向產品出口,對海外市場的依存度較高,“雙反”將導致訂單減少、出口下降。
以常熟阿特斯光伏為例,按“雙反”要求,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售價將上浮41.89%,遠高于美國當地同類產品。目前該企業美國市場銷售額占公司總銷售的25%左右,預計影響出口金額為3.2億美元/年。
在“雙反”帶來的零利潤壓力下,不少企業表示只能放棄美國市場,而這可能造成企業近五年的收益受損。調研同時顯示,目前,“雙反”對于光伏上游企業的影響暫未顯現。如協鑫光伏主要從事太陽能多晶硅片、單晶硅片的研發與生產,處于太陽能光伏產業中上游。調研中,該企業表示,經過2012年的“光伏洗牌”后,太陽能電池市場一哄而上的局面得到改觀,中國光伏企業已有意識地降低直接出口美國市場的比重,因此類似2012年光伏行業銷售“斷崖式”的下跌估計不會出現。
“加大研發投入改進生產工藝,提升光伏產品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含量,增強企業技術創新實力很重要。”市國稅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產光伏組件配套材料“涂錫銅帶”的蘇州宇邦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專門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設立博士工作站,僅今年1-4月就投入研發費用300萬元,先后取得52項國家專利發明,公司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2.2億元,今年則預計可達到2.5億元左右。
頻頻出現的市場風云使企業規避雙反壓力、探索新路的要求變得更為迫切。如轉型國外終端建設及銷售,像常熟阿特斯光伏通過采購其他國家的光伏產品,來完成在國外的終端電站建設從而實現打包銷售及售后服務。還有企業采取合資建廠間接出口美國的辦法,利用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對美貿易優勢,通過合資建廠手段,將產品間接出口到美國。
目前像阿特斯光伏已在前期準備中。出口新興市場國家也成為不少光伏企業拓展市場的共同選擇,如蘇州瑞興源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其產品主要出口巴基斯坦、老撾和韓國等東南亞新興市場國家,預計今年出口額可達2500萬元。此外,也有不少企業把發展重點放在了大力開拓國內市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