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國物聯網產業快速發展為背景,工信部發布《關于做好2014年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工信廳聯科[2014]74號)。通知中明確指出芯片類和傳感器類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并對物聯網行業做出具體細分和管理規定。作為“一二五”規劃中重要工作,物聯網產業將進入發展正軌,逐步脫離原有混亂的市場模式。
從2014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擬支持項目列表中看到,作為重點關注對象的芯片和傳感器類入圍項目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其中參與芯片及傳感器相關項目企業占總項目數的20%,也是在整體項目申報范圍中占據量最大的群體。除此之外,在這些參與項目申報的企業中,有不少企業為上市公司,在產品研發和系統應用方面具備了充足的實力。
對于物聯網產業而言,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工業、智能監控等細分點中,智能監控作為涉及面最廣,應用最多的部分,占總數的56%。至于醫療、交通、養老等多個細分項中,交通為11%,醫療養老、食品溯源、智能家居等合計共占33%。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工業作為物聯網細分領域中涉及面最為廣泛的一項,因為其中涵蓋煤炭、石化、冶金、汽車、大型重工設備等。
若是以地域為劃分,則很明顯看出各地區之間項目差異。南方作為芯片、傳感器、監控、醫療、養老等項目集中地,有超過68%的企業匯聚于此。北方地區則更加專注關注監控和工業冶煉等智慧項目,占總項目比例的19%。至于西北部、中原以及東北部地區等農業、畜牧和能源高產地區,主要精力均集中在智慧工業和食品安全方面。
以山東為例,作為一個三面環海一面與陸地接駁的省份而言,智能交通對于山東人民來講不必過分依賴,而針對環境、海洋、水產等方面監控工作極為需要。因此該地區的智能監控類項目發展更為突出,對應的企業與軟件較多,占企業總數的6.4%。所以通過這一點可以得知工信部針對不同地區及需要定制項目規劃和分類舉措,是希望根據地方特性發展物聯網產業,從而降低企業資源浪費。
至此,未來中國物聯網發展將隨著不同城市建設和規劃進行不斷調整,逐步形成有特色、有價值的智慧城市區域劃分。作為智慧城市中的專一項目工程也將慢慢被放大,比如智慧養老、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都將對內陸城市建設與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