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政策法規 > 資訊詳情

六月醫療器械最嚴監管新規來了

時間:2014-06-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新的行業政策背景下,有品牌和融資優勢的醫療器械類上市公司有望搶得先機,加大并購步伐?!狈治鋈耸恐赋?,修訂后的《條例》提高了高風險產品的門檻,意味著資質不夠的生產企業將被淘汰。而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基本上是業內比較成熟的,不會受到準入門檻的限制。競爭企業的減少,長期看對上市的醫療器械公司更為有利。

2014年6月1日起,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開始施行。新規首次提高懲罰力度,對未經許可擅自生產經營的行為,最高可處貨值金額20倍的罰款。業內分析認為,新版《條例》的實施,意在“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高風險醫療器械的監管將進一步趨嚴。而隨著新規的實施,醫療器械市場將面臨洗牌。

低風險產品“松綁”

舊版《條例》于2000年4月1日施行,是中國首部監管醫療器械行業的行政法規。該條例早就不合時宜,但是由于職能分散、機構整合不順,新規一直未能出爐。2014年3月31日,國家食藥監總局正式發布新版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并定于當年6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實施14年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迎來的首次“修訂”。

據國務院法制辦教科文衛司司長王振江介紹,舊版《條例》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適應新形勢的情形,其中一個突出問題,便是分類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有些措施沒有體現分類的差異性,對高風險產品監管不夠,對一些低風險產品監管該放開的沒有放開,企業反映負擔較重。

根據新版《條例》,醫療器械按風險從低到高,相應分為一、二、三類,低風險的“放手”,重點監管高風險產品。其中,第一類是風險程度低,實行常規管理可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第二類是具有中度風險,需要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第三類是具有較高風險,需要采取特別措施嚴格控制管理以保證其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

據了解,過去一、二、三類醫療器械,都需要注冊管理。生產企業在取得生產許可到完成產品注冊這一過程中,造成了企業人員、場地和設備的閑置,加大了企業負擔,不利于產業發展。同時,部分科研機構因無法取得生產許可,限制了其對醫療器械的創新研究。今后,明確第一類醫療器械實行產品備案管理,第二類由省一級食藥監管部門實施產品注冊管理,第三類由國家總局實施產品注冊管理。

廣東省營養健康產業協會秘書長張詠認為,本次修訂明確了對醫療器械“先產品注冊、后生產許可”的監管模式,規定了生產企業在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的情況下,可以申請醫療器械生產許可。這種監管模式的改變,減少了企業早期的資金投入壓力,進一步釋放行業創新需求,鼓勵創新型企業的出現。

“醫療器械的特點決定了政府既要對醫療器械實施嚴格管理,又不能一刀切。”業內人士表示,醫療器械種類繁多、跨度極大、業態復雜,大到核磁共振儀器,小到壓舌板,風險存在差異。因此,必須做到分類管理、寬嚴有別,在高風險產品上加壓,在低風險產品上松綁。

懲罰力度大幅提高

王振江還提到,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的要求過于原則,責任不夠具體。另外監管上存在重產品審批、輕過程監管等現象,法律責任過于籠統,缺乏一些違法行為打擊查處依據。

針對上述現象,新版《條例》第一次從法律層面上提高了懲罰力度。新《條例》按照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分條分項設定法律責任,以增強條款的可操作性。與此同時,還調整了處罰幅度,增加了處罰種類,以加大對嚴重違法行為的震懾力。

例如,對未經許可擅自生產經營醫療器械的行為實施重罰,規定了最高為貨值金額20倍的罰款;檢驗機構出具虛假報告的,一律撤銷機構資質并納入“黑名單”,10年內不受理資質認定申請;對受到開除處分的直接責任人員,規定10年內不得從事醫療器械檢驗工作。

此外,新規還增加了對醫療器械實施不良事件監測、再評價和召回制度。凡是有醫療器械的召回與不良事件的企業,將被記錄在案,消費者在選購時可以避免這些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這等于是給醫療器械企業戴上了“緊箍咒”。雖說罰得重,但在市場上能淘汰一批“劣質企業”。“原來條例對嚴重違法一般并處2-5倍罰款,而新條例處5-10倍罰款,甚至20倍,企業違法成本提高,正規企業也不敢觸碰高壓線。”

醫療器械市場面臨洗牌

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規模擴張迅猛,官方數據顯示,2001年至2013年間,該行業的市場規模從179億元到突破2000億元,增長超過11倍。而畢馬威2013年5月的相關報告則預測,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器械消費市場。

不過,整個醫療器械業仍然面臨著小、散、亂等諸多問題。90%左右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年收入徘徊在一兩千萬元左右,生產技術含量較低。隨著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實施,在推動行業向前發展的同時,或將引爆一場大洗牌。

“在新的行業政策背景下,有品牌和融資優勢的醫療器械類上市公司有望搶得先機,加大并購步伐。”分析人士指出,修訂后的《條例》提高了高風險產品的門檻,意味著資質不夠的生產企業將被淘汰。而醫療機械上市公司基本上是業內比較成熟的,不會受到準入門檻的限制。競爭企業的減少,長期看對上市的醫療器械公司更為有利。

上述人士認為,新條例提高了企業門檻,對企業沖擊很大,未來醫療器械行業將掀起并購重組高潮。事實上,自2013年起,醫療器械行業就已出現活躍并購的趨勢。WIND統計顯示,19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中,千山藥機、魚躍醫療、三諾生物等7家企業已談或正在進行并購重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