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太陽能與多能互補系統即將迎來建筑應用爆發期

時間:2014-05-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集成”成為當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一大關鍵詞。以多能源集成熱水系統為例,其中的子系統既可以單獨工作,也可根據用戶需求自由組合。多能源組合可以實現大幅度節能減排的目標,創造舒適的新能源體驗,又可以互相彌補不同能源間的缺陷。隨著太陽能熱利用技術進步,太陽能與熱泵、燃氣、電、生物質能等能源互補使用也逐步推廣。

“多能互補是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太陽能與多能互補的熱水、采暖及空調系統備受關注。”記者從5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第2屆國際太陽能建筑創新應用大賽發布會獲悉,目前太陽能光熱潛能并未被充分挖掘,急需推廣太陽能供熱采暖技術,加速太陽能與其他能源互補使用。

日常生活中常碰到這種事情:家中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但碰到陰天光熱不足等情況時,往往無法實現熱水即開即用,難以滿足24小時用熱需求。面對此類困擾,行業熱議的多能互補系統橫空出世,有望真正實現熱利用“不打烊”。

太陽能光熱潛能待挖掘

國家能源局網站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全國城鎮太陽能光熱應用建筑面積達27億平方米。長期致力于推進太陽能與建筑融合的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去年針對光熱建筑應用項目抽樣調研發現,92%的項目使用熱水系統,1%的項目使用采暖系統,6%的項目采取熱水系統與采暖系統相結合的方式,1%的項目采取熱水、采暖及空調系統三者相結合的方式。

“當前國內太陽能熱利用主要是滿足生活熱水需求,北方地區有部分用于采暖,但并沒有充分發揮太陽能光熱的潛能。”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講運表示,為提高太陽能替代常規能源的比例,充分發揮太陽能在新型城鎮化中的作用,必須要大力發展和推廣太陽能供熱采暖技術。

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太陽能與建筑結合,可以更好地滿足節能減排需求,但也存在缺陷。比如,太陽能受地域、天氣的影響較大,難以很好地滿足24小時用能需求。

另據了解,關于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強制安裝,目前國內已有多個地區突破12層樓高。2013年年初,山東省率先提出符合條件的建筑項目,將在12層以上建筑中推廣和應用太陽能光熱系統。湖北省武漢市規定,自2013年7月1日起,武漢市內新建、改建、擴建18層及以下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須達到100%;18層以上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須達到30%。

在此背景下,太陽能與建筑如何更好地結合,保證傳統太陽能熱水系統滿足消費需求,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難題。

多能互補即將迎來爆發期

在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搪瓷承壓水箱專業委員主任朱慶國看來,要更好地滿足消費者24小時用熱需求,太陽能與其他能源互補使用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尤其是隨著應用領域擴大,太陽能與其他能源互補更是必不可少。

“集成”成為當下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一大關鍵詞。以多能源集成熱水系統為例,其中的子系統既可以單獨工作,也可根據用戶需求自由組合。多能源組合可以實現大幅度節能減排的目標,創造舒適的新能源體驗,又可以互相彌補不同能源間的缺陷。隨著太陽能熱利用技術進步,太陽能與熱泵、燃氣、電、生物質能等能源互補使用也逐步推廣。

“這是個方向。”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委員會委員栗德祥分析稱,太陽能單一解決熱水問題,利用效率算不上高,必須能夠解決采暖、空調等應用。另外,多能源利用也是發展方向,可以互補,不受陽光限制,滿足24小時用能需求。

而在上述方面,行業組織及企業已經開始“覺醒”。

國際金屬太陽能產業聯盟擬成立專門多能互補、太陽能采暖工作組,大力推動太陽能與多能互補系統、太陽能采暖系統應用,讓太陽能為我國節能減排事業貢獻更多力量。企業方面,目前皇明、力諾瑞特、天普等紛紛推出太陽能與其他能源互補的綜合系統,以滿足消費者追求舒適性的24小時熱水需求。例如,江蘇邁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月推出太陽能燃氣一體機,備受地產商、設計院、太陽能企業等有關人士關注。因為其顛覆了以往的產品形式,既解決了“舒適性”問題,又彌補了當前單一類型熱水器的缺陷。

天普集團總經理程翠英公開表示,從趨勢來看,未來太陽能相關產品的發展,將指向多能互補的能源系統解決方案,要求與建筑設計在技術對接上更為緊密,對開發企業的支撐面也要更寬。

“對這個方向的氛圍已經形成,爆發期即將來臨。”江蘇邁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治利告訴記者,從2010年至今,太陽能與多能互補系統經歷了開始的業界“不認”,到現在形成行業共識實屬不易。目前,政府部門、建筑設計部門、房產商、終端客戶等一致認識到,太陽能系統只有和其他系統實現多能源互補,才能真正實現系統可持續性、舒適性和綜合節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