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機動車檢驗新政將實施 車檢行業面臨沖擊

時間:2014-05-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車檢機構設置市場說了算、私家車6年免檢、政企分離嚴禁“官辦”……

新出臺的機動車檢驗制度改革新措施,讓我市廣大有車一族連聲稱贊,也讓不少車檢從業人員擔憂。車主如何計算自己的愛車是否屬于免檢范圍?車檢行業又該如何應對此次變革?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訪了部分私家車主和車檢機構。

現狀:平均4萬多輛車擁有一條檢測線

我國對私家車實行強制檢驗始于2004年。當初立法的初衷不言而喻:通過強制檢驗,保證車輛安全運行,不帶病上路。但在汽車年檢制度的推行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車檢的初衷發生了驚人的變異。

私家車車主楊先生檢車時,找“車托”花了350元代辦。“連尾氣檢測和機動車檢測,從6時到14時,終于辦完了。”楊先生說,他也不愿意找“車托”,可當他看到一輛嶄新的“寶馬”也尾氣不合格時,心里實在沒底。果然,“車托”開著他的車,上了一次線,就都過了。車主需要的,就是排隊、等待。

難怪近年來,不斷有車主感嘆年檢越來越難,“手續煩瑣、排長隊、冷面孔”,市區機動車年檢難問題日益突出。而伴隨著年檢難出現的,是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

據有關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我市機動車以年均20%的速度遞增,截至今年5月中旬,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突破95萬輛,其中,非營運轎車占到83.5萬輛,平均每天新車注冊300輛以上,高峰時每天最多注冊600輛新車。而全市機動車檢測站共有9家,約22條檢測線。平均4萬多輛車擁有一條檢測線,擁擠程度可想而知。

私家車主:期待細則盡快出臺

根據新規,今年9月1日起將試行6年以內的非營運轎車和其他小型、微型載客汽車(面包車、7座及7座以上車輛除外)免檢制度。在此期間,每2年提供交強險憑證、車船稅納稅或免征證明后,直接向公安交管部門申領檢驗標志。

“6年內私家車免檢、新車上牌免檢、周末檢車等措施能給廣大私家車主省不少事,節約時間和開銷。”5月21日上午,正在萬國機動車檢測站辦理機動車年檢的私家車主張超說,“我每年車檢時因為怕排隊,寧愿開車跑很遠,到人少的車檢站去。”

私家車主趙琳認為,私家車主對自己的車通常都比較愛護,車況也都良好,確實沒有必要再耗費時間、精力來檢車。“但具體免檢范圍如何界定?尾氣是否還需檢測?期待細則盡快出臺。”趙琳說。

5月21日,記者就此咨詢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工作人員稱目前已接到相關通知,但具體實施細則尚未出臺,還請市民耐心等待。接下來,我省公安交管部門、質檢部門將按照新政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調整機動車檢驗的相關工作。

而此前,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長李江平作客新華網解答網友提問時,曾對“6年免檢”予以詳細解讀。他說,對于2010年9月1日(含)之后注冊登記的私家小汽車,可以享受免檢政策;2010年8月31日之前注冊登記的私家小汽車,仍執行原檢驗規定。

另外,由于檢驗周期是法定的,所以私家小汽車檢驗周期沒有發生變化,僅是試行對6年內新車免予上線檢測。因此,車主還是要每2年申領一次檢驗標志。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新政中提出試行6年以內的在用私家車(非營運轎車和其他小微型客車)免予上線檢驗,但如果在此期間,車輛發生過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仍需按原規定參加檢驗;對于交通安全責任大、易引發群死群傷交通事故的面包車和7座以上車輛,此次暫不納入免檢范圍。

車檢機構:提升服務水平抗沖擊

相較私家車主的拍手稱贊,機動車檢測站的從業人員卻有了壓力,他們認為“6年免檢制度”將給車檢行業帶來“不小的沖擊”。萬國機動車檢測站副經理宋強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從各大媒體上知道了這一車檢新政,“這個新政對車檢行業來說,沖擊很大。”

以萬國機動車檢測站為例,每天完成的200多臺檢測中,多數是私家小轎車。宋強說,雖然各地具體的實施細則還沒有出臺,但如果嚴格執行私家車6年之內免檢,檢測量至少下降一半,“只能通過提升服務水平來抵抗沖擊。”

事實上,車檢機構之間的競爭早已開始。早在去年10月,萬國機動車檢測站就開通網上預約服務。作為全市首批開通此項服務的車檢機構,檢測站安排專人接待預約車輛,車主只需在休息區等待3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車檢。

而這也正是此次機動車檢驗18項新政中的一項:“有條件的檢驗機構,允許機動車所有人通過互聯網、電話等方式預約檢車。”

據了解,在18條車檢新政策中,部分新政在我市已經實行,包括禁止政府部門開辦檢驗機構、推行機動車預約檢驗、周六和周日不休息等。

目前,我市9家機動車檢測站中,8家屬于社會化,分別是公交、萬國、晉通、鴻鑫、華太、濱東、龍城和清徐萬向機動車檢測站。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