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政策法規 > 資訊詳情

工信部發布機動車企業和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

時間:2018-06-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6月6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和《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6月6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和《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適用于新建企業,以及產品生產能力和條件發生變化的企業,涉及企業政策符合性、產品設計開發能力、產品生產能力和條件、產品符合性、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產品售后服務能力等六個方面內容。

《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明確了產品技術要求、產品申報參數等內容。

公開征求對《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和《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為進一步完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許可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相關內容,明確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對不同類別車輛生產企業和產品分別實施準入許可管理,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組織起草了《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和《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如有意見或建議,請于2018年7月4日以前以信函、傳真或電子郵件的形式反饋意見,請在標題中注明征求意見反饋。

附件:1.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doc

2.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征求意見稿).doc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

2018年6月5日

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許可審查要求

(征求意見稿)

本要求適用于新建企業,以及產品生產能力和條件發生變化的企業,涉及企業政策符合性、產品設計開發能力、產品生產能力和條件、產品符合性、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產品售后服務能力等六個方面內容,分為否決項條款和一般項條款兩類,下文中標注“*”的條款為否決項條款。

1.總則

1.1*企業應按照國家有關汽車行業投資管理規定完成建設項目投資管理手續,并符合汽車產業政策及宏觀調控政策的要求。

1.2*企業開發的產品應驗證與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國家有關規定的符合性,樣車的參數、性能和配置應滿足產品一致性要求。

1.3企業應建立完整的、文件化的售后服務管理體系,包括人員培訓(企業內部人員、經銷商人員、顧客或使用單位的人員)、售后服務網絡建設、維修服務提供、備件提供、索賠處理、信息反饋、整車產品召回、客戶管理等內容,并有能力實施。

企業應建立相應的技術文件體系,包括:維修手冊、備件目錄、專用工具和儀器清單、產品使用說明書、售后服務承諾、應急措施等。

企業應制定產品保修服務配件保障管理辦法,提供產品的售后服務,保證在產品的使用壽命期和企業承諾的限定服務時間內向顧客提供可靠的備件、維修和咨詢服務。

企業應建立廢舊動力蓄電池穩定的回收渠道,確保廢舊動力蓄電池安全回收。

2.能力要求

車輛生產企業按照產品類別,劃分為乘用車類、貨車類、客車類、專用車類、摩托車類、掛車類六種類別。本文針對不同產品類別的企業分別制定準入許可審查要求。

2.1乘用車類企業

乘用車是指國家標準GB/T3730.1《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第2.1.1.1款至第2.1.1.10款所定義的車輛。

2.1.1*企業應建立專門的產品設計開發機構,統一負責產品設計和制造開發全過程的工作,配備與設計開發任務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至少包括產品策劃、造型設計、整車設計、系統及總成部件設計、車身/駕駛室結構設計、底盤結構設計、整車匹配設計、整車總布置設計、產品工程設計、部件配套開發、整車試制和試裝、試驗驗證、標準法規、數據信息等方面的人員。其中系統設計包括動力驅動系統匹配、制動系統、轉向系統、承載系統、傳動系統、懸架系統、電器儀表燈光系統、車載電子及電控系統,以及發動機整機、機構和系統、電子電控系統等。

2.1.2企業應建立適用于本企業產品的設計開發管理程序,應明確設計策劃、設計評審、設計驗證、設計確認等不同階段設計活動的時間節點、工作方法、輸入及輸出文件的管理要求。

應建立適用于本企業產品設計開發的設計作業指導文件和驗證作業指導文件,其內容應覆蓋相關總成、系統、整車的設計、匹配標定和試驗驗證過程,以及技術文件管理、標準化等內容。

2.1.3企業應建立與產品相適應的產品信息數據庫,數據庫應包括產品設計平臺基礎數據、整車和底盤參數、總成部件參數設計、金屬及非金屬理化特性、設計計算和分析結果、競爭產品和國內外先進產品信息等;建立產品標準和技術文件體系(包括產品圖紙、三維數模、產品技術條件規范、工藝和質量控制等技術文件等),產品技術標準的內容和項目應覆蓋整車和主要總成部件,技術條件應不低于國家及行業有關標準的要求。

2.1.4企業應能使用計算機、開發工具(含設計軟件)進行設計分析計算,包括車身/車架的剛度和強度分析、動力性與經濟性分析、安全性仿真分析、整車NVH仿真分析、電子電控系統分析、整車通訊系統分析、熱力學分析、空氣動力學分析、機構運動分析、疲勞壽命分析、操縱穩定性和平順性分析等。

2.1.5*企業應具有產品概念設計、油泥模型和模型車制作的能力。應具有產品試制、試裝能力,包括車身覆蓋件及主要結構件試制能力(包括快速成型能力和自制部件的柔性加工成型能力)、底盤/車架試制成型能力、底盤試裝能力、車身覆蓋件及主要結構件連接(粘接、焊裝等)成型及調整能力、模型車涂裝及整車裝配及調試能力。

2.1.6*企業應具有完整的整車排放性能測試(含整車燃油蒸發性能測試)、整車動力性能測試、整車經濟性能測試、車身剛度和強度測試、座椅系統強度測試、安全帶固定點測試、內飾材料燃燒特性測試、電子電控系統測試、發動機性能測試、整車模擬道路可靠性測試、整車懸架動態性能測試(K&C)、整車安全(含實車碰撞)性能測試、整車耐環境性測試、整車氣密性及車內噪聲性能測試、整車有毒有害揮發性有機物質(VOC)測試、整車NVH性能測試、整車電磁兼容測試等臺架試驗能力,以及整車道路性能(操縱穩定性、制動性、通過性、舒適性和平順性、可靠性、耐久性等)試驗能力。

其中上述能力中3項測試可以委托企業認可的檢測機構開展產品的驗證工作。

2.1.7企業產品和制造過程設計開發的輸入、輸出應充分適宜;應對產品和制造過程設計開發的輸出進行評審、驗證和確認,并滿足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設計任務書的要求;設計評審、驗證的項目應充分合理,并保存相應記錄。設計輸出所形成的產品圖紙及相關技術文件應完整,并可以指導生產。

在實施產品和制造過程的設計更改(包括由供方引起的更改)前,應重新進行評審(包括評價更改對產品組成部分和已交付產品的影響)、確認,必要時進行驗證,同時應滿足生產一致性要求。應保存設計更改評審、驗證和確認的記錄,包括更改在生產中實施日期的記錄。

2.1.8*企業應具有必要的生產廠房、存儲場地及適宜、整潔的生產環境,生產面積應與生產的類別和規模相適應;生產組織布局合理,物流通暢,區域標識明顯。具有與產品類別相適應的生產設備和檢驗設備的所有權。

2.1.9*企業應具有沖壓成型設備、沖壓模具和工裝、模具維修及研配設備、沖壓件質量控制設備或專用檢具,以及必要的模具吊裝、轉運設備。對于采用熱成型工藝成型的結構件,可外協生產,但成型模具企業應自備,必要時可進行延伸檢查。

企業應具有自動化的沖壓生產線。應具有主要車身外覆蓋件和主要內板件沖壓成型設備以及專用的模具和工裝;應具有機械化的廢料收集系統和換模系統。

當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時,應具有所用車架橫梁、縱梁的壓力成型設備、成型模具和工裝。

2.1.10*企業應具有自動化的車身總成及分總成焊接生產線,并具有相應的工裝、夾具;應具有門蓋分總成壓合設備或成型設備及工裝、夾具;車身總拼應采用機器人焊接或拼合成型。

當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結構時,應具有車架鉚接、焊接生產能力,應具有相應設備、工裝以及車架調整校正設備。

2.1.11*企業應具有封閉的自動化涂裝生產線,包括前處理、陰極電泳(或能達到相應標準要求的其他防腐措施)、涂膠、中涂(如有)、面漆、罩光、烘干等工序和相應的設備、設施;應采用自動化的噴涂系統。

2.1.12*企業應具有必要的機械化物料運輸系統;具有機械化的、連續作業的車身內外飾裝配、底盤裝配和最終裝配生產線;具有機械化的儲存線;具有機械化的轉運裝置和必要的機械助力裝置。

2.1.13*乘用車企業應具有發動機生產能力,企業至少應有缸體、缸蓋的精加工生產線,以及機械化的缸蓋分總成、發動機總成裝配生產線。多品種發動機生產時應能實現柔性化生產。曲軸、凸輪、連桿可外委托加工。

由改裝類乘用車生產企業升級為整車生產企業的,其相應的發動機生產能力應予以保持。

2.1.14企業應對物料、生產、質量實施計算機信息化管理,明確各類信息保存期限,確保數據信息的保存期限能夠支持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追溯需求。

應具有對物料配送、生產作業、生產過程、產品質量、整車入庫等實施計算機管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2.1.15企業在產品實現過程中的技術文件(企業標準及產品圖樣等)、過程操作文件(工藝文件及作業指導書等)、過程控制文件(檢驗卡及檢驗作業指導書等)應完整、有效、受控,并可以指導作業活動。

應為涉及重要特性、安全特性、環保特性的零部件、總成,編制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出廠檢驗的檢驗作業指導文件,并按規定實施監視測量活動。

2.1.16企業應建立和落實與產品質量有關的人員能力評價、崗位培訓、考核制度和聘用機制,并應保持適當的記錄。與產品質量有關的人員均應具有相應的資格、專業技能及知識,應能夠按照程序文件、過程操作文件、檢驗指導文件的要求開展工作。

2.1.17企業應建立供應鏈管理體系,確定合格供應商評價標準,對供應商及其關鍵零部件進行評價和選擇,在采購活動中規范實施并進行日常監督管理。應保留對合格供應商的評價、選擇、管理記錄。對采購過程、生產過程、交付過程、顧客反饋中發現的不合格品進行標識、記錄、評價和處置;若關鍵零部件的安全、環保、節能性能不滿足規定要求,不允許讓步接收。

2.1.18*企業應具有保證產品質量所必需的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出廠檢驗等設備和輔助檢具,檢驗項目應覆蓋整車、主要總成、主要零部件的主要技術特性參數、功能和性能方面的檢驗內容,性能指標應滿足相關技術標準的要求,且與所要求的測量能力一致。相關檢驗信息可滿足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追溯需求。

應具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整車成車檢測線,其相關檢驗信息可自動保存。

2.1.19企業應對關鍵生產設備和工裝定期進行預防性維護和日常保養,配備操作規程,有必要的備件,確保其正常運行,并有相應的運行和維修維護計劃和記錄。

應對檢驗設備(包括有關的程序、軟件)進行控制,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或在使用前進行校準或檢定;當發現檢驗設備不符合要求時,應對以往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并對該檢驗設備和有關產品采取適當的措施。

2.1.20企業應建立從關鍵零部件總成供方至整車出廠的完整產品可追溯體系。明確各類信息保存期限,確保數據信息的存儲系統能夠支持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追溯需求。

當產品質量、安全、環保等方面發生重大共性問題和設計缺陷時(包括由于供方原因引起的問題),應能迅速查明原因,確定召回范圍,并采取必要措施;當顧客需要維修備件時,應能夠迅速確定所需備件的技術狀態。

2.1.21*企業應建立合格證管理制度和合格證信息數據庫,按照合格證管理有關規定制作、配發符合要求的產品合格證,在規定期限內上傳合格證信息,保存合格證制作和發放記錄。

2.1.22企業應編制《企業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并規范執行,應按年度對照《企業生產一致性保證計劃》逐項總結生產一致性管理所開展的工作,以及產品在安全、環保、節能、防盜性能方面的主要改進和提高的結果等,形成《企業生產一致性信息年報》。《企業生產一致性信息年報》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五年。

道路機動車輛產品準入許可審查要求

(征求意見稿)

1.名詞術語

1.1乘用車-指國家標準GB/T3730.1《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第2.1.1.1款至第2.1.1.10款所定義的車輛。

1.2貨車-指國家標準GB/T3730.1《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第2.1.2.2款、第2.1.2.3款所定義的車輛和國家標準GB7258《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第3.2.2.2.1款所定義的三輪汽車,但不包括國家標準GB/T3730.1《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第2.1.2.3.5款、第2.1.2.3.6款所定義的專用作業車及專用貨車。

1.3客車-指國家標準GB/T3730.1《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2.1.2.1.1-2.1.2.1.7款所定義的車輛。

1.4專用車-指國家標準GB/T3730.1《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第2.1.1.11款、第2.1.2.1.8款、第2.1.2.3.5款、第2.1.2.3.6款以及國家標準GB7258《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第3.2.3款所定義的車輛。

1.5普通運輸類專用車-指在二類底盤基礎上加裝上裝結構、用于運輸普通貨物的專用車,包括平板、倉柵、廂式、自卸等專用車,不包括罐式車輛以及其他具有專門裝置、運輸特定類別物品的專用車。

1.6摩托車-指國家標準GB7258《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第3.6款所定義的車輛。

1.7掛車-指國家標準GB/T3730.1《汽車和掛車類型的術語和定義》第2.2款所定義的車輛,但不包括2.2.1.1款所定義的客車掛車。

1.8整車制造類企業-指具有汽車底盤生產資質、具備獨立完成完整車輛生產制造的企業。

1.9改裝生產類企業-指在采購的汽車底盤或完整車輛基礎上進行制造安裝作業,形成特定功能完整車輛的企業。

1.10汽車底盤--指至少包括動力系統、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和制動系統等部分,通過安裝載貨平臺或作業設備或車身就可以形成完整車輛的非完整車輛,汽車底盤包括二類底盤和三類底盤。其中:二類底盤為具有駕駛室、不具有載貨平臺或作業設備的非完整車輛,三類底盤為不具有車身的非完整車輛。

1.11車輛主要技術參數-表征車輛基本特征的參數。

1.12車輛備案參數-與車輛安全、環保、節能、防盜等性能相關的,反映產品動力系統、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車身結構、主要作業裝置和車輛安全配置的參數和照片、圖樣。

2.技術要求

2.1申請產品準入許可的車輛產品,應與申請企業已獲得企業準入許可的類別一致。

2.2產品能夠滿足適用的安全、環保、節能、防盜等國家標準要求,各類產品適用的標準見下表:

2.2.1汽車及掛車類產品適用標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