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工程成為吸引社會資本的重點之一。分析人士指出,一些重點水電、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將積極引入民資,清潔能源產業或迎來持續利好。
掃清民資進入障礙
隨著環保壓力加大,清潔能源產業正逐漸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由于發展時間短以及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我國清潔能源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尚面臨諸多制約因素。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可利用的融資渠道有限,資金供給存在巨額缺口。
據國家能源局估算,2013年民間投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總額已超過8000億元。從發電裝機看,小水電項目裝機容量3800余萬千瓦,占全國小水電裝機總容量的63%;風電裝機容量690多萬千瓦,約占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的15%;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110多萬千瓦,占全國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的37%。2014年我國新核準水電裝機2000萬千瓦,新增風電裝機1800萬千瓦,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4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占60%),新增核電裝機864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今年再次提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擴大能源領域投資,繼續清理和修訂能源領域阻礙民間投資的法規文件,積極為民間資本進入能源領域創造制度條件。此次國務院會議明確提出要在清潔能源領域推出示范項目,意味著社會資本參與將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細分行業受提振
水電上網電價機制逐步完善,今年3月財政部出臺了大型水電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多家券商認為,2014年水電發展仍有諸多亮點。國內風電、光伏產業在經過寒冬后,也正在逐步回暖。
隨著節能環保壓力加大,水電發展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水電經濟效益佳,且重點流域具有規模擴張潛力。未來政策走向會對水電上市公司形成長期利好。
自從廠網分開的電力體制改革后,我國大水電基地主要集中于五大發電集團和三峽、國投等大型央企,民間資本大多涌入中小水電開發。而此次會議提出重大水電工程向社會資本開放,將對水電開發企業形成直接利好。
風電行業盈利向好。2014年風電的新增裝機規模為18GW,比去年增長11.8%。按照“十二五”的規劃,到2015年我國風電裝機總量將達到100GW。平安證券研報認為,在風電場盈利轉好、風電上網電價有可能調整的預期下,2014年我國風電新增裝機量有望超過20GW。在經歷了過去兩年多的行業整合之后,上游整機及零配件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重塑,大企業盈利能力將見底回升。
光伏行業復蘇明顯。據統計,今年以來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速出現回升。隨著分布式光伏細化政策的出臺,分布式光伏將迎來快速發展。平安證券研報認為,進入二季度中國和日本的系統安裝市場將趨于旺盛,企業出貨量和毛利率料將好于一季度。風電和光伏領域的上市公司業績或繼續回暖。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