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電子產業挑戰與轉型壓力劇增,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這也為我國電子企業的創新提供了新的驅動力。
一、全球供應鏈變革:隨著新技術與新生產模式的誕生,電子產品的生產與制造方式正在發生根本變化,并向軟件定義的供應鏈轉型。在這種新的模式下,企業可以突破傳統模具制造、機械化生產所帶來的物理束縛,并利用3D打印技術、智能機器人技術等新技術手段以更低廉的成本、更簡單的方式、更小的批次來制造產品。這尤其對于中小企業的產品創新具有巨大價值――企業可以依靠小批量產品測試市場反應,并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調整產量與產品設計,使得企業擺脫單純的價格競爭,而有效應對市場需求。
二、銷售與營銷變革:現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經從傳統的實體門店,逐步擴展到線上、移動端、社交網絡等平臺上。消費者的消費方式更加碎片化,需求更加個性化。因此,基于傳統消費者分類分析的營銷規劃與策略已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對此,IBM大中華區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副合伙人、電子行業總經理徐聞天表示:“目前,電子企業必須對消費者進行更加細化的分類與分析,全面了解不同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差別,勾畫完整的客戶視圖。并根據不同消費者的特點設計接觸點,規劃完整的客戶體驗。”同時,中國電子企業要針對客戶體驗需求,有效建設自身在電商等新銷售平臺上的能力,并實現與已有銷售系統的整合。
三、資金來源變革: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電子制造企業的每次產品創新都需要巨大的前期資金投入以及復雜的生產流程與管理。但隨著眾籌與眾包模式的興起,這種資金與生產方面的難題正在得到解決。通過眾籌模式,企業可以不通過金融機構,而直接從投資者甚至有購買意向的消費者手中直接融資,這使得電子企業可以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獲得產品創新所需的資金。而利用眾包方式,電子企業可以有效利用全球供應鏈資源,在僅保有核心戰略與設計部門的情況下以最高效的方式實現產品的生產、運輸與銷售。這種眾籌加眾包的模式正在成為目前全球電子企業快速崛起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