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已進入了創新和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以互聯網和新興技術為引領的新一代產業革命和科技革命正在興起,近年來,美國和歐盟紛紛提出“再工業化戰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生產和個性化定制的轉型,以低勞動力成本和大規模生產為主的傳統制造業正在逐步失去比較優勢,機器人、物聯網、3D打印,這些新興技術將決定著未來制制造業發展的方向。科技的進步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新一代先進制造技術將會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隨著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升,一些制造業已經開始向更低成本的國家轉移,而發達國家提出“再工業化”,要用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數字化制造重新奪回制造業的競爭優勢。隨著智能制造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制造業已開始向發達國家回流,一度被視為“夕陽工業”的傳統制造業,其作用和地位又重新被人們所重視。
工業的發展經歷了以蒸汽機為代表的機械時代、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電器時代,以計算機為代表的數字時代,下一個時代應該叫智能時代。智能制造技術是市場的必然選擇,也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體現。
英國經濟學家保羅麥基里認為,以互聯網、新材料和新能源為基礎,“數字化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而“數字化智能制造”的主體就是工業機器人。機器人的核心技術是運動控制技術。工業機器人基本沿著兩個路徑在發展:一是模仿人的手臂,實現多維運動,在應用上比較典型的是點焊、弧焊機器人;二是模仿人的下肢運動,實現物料輸送、傳遞等搬運功能,例如AGV搬運機器人。隨著微電子、新材料、控制、傳感交互等新技術的發展,通過軟件優化,機器人的功能將更加強大。
3D打印或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
使用3D打印可在沒有模具的情況下制作產品,這可以削減成本,縮短開發時間。產業界人士認為,這可以帶來制造業的革命性變化。很多企業正在普及這一技術。不過,最近5000美元以下低價3D打印機的需求下降,這已經成為業界話題。自2008年至2011年,這一市場每年擴張4倍。2012年的增長率僅為46%。
日前,海南省再生資源協會秘書長范益民做《第三次工業革命與海南綠色崛起》主題報告,對于目前的3D打印技術,我國面臨的能源問題和新能源產業在海南的應用發展得到了詳細的闡述。
對于3D打印技術在未來的發展意義和重要性方面范益民提到,“與傳統的制造技術相比,3D打印具有加工成本低、生產周期短、節省材料等明顯優勢。有專家認為,3D打印作為一項顛覆性的制造技術,誰能夠最大程度地研發、應用,就意味著掌握了制造業乃至工業發展的主動權。”
在報告中,范益民著重強調3D打印技術對海南經濟建設的意義,“工業經濟的發展,必須瞄準國際上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數字化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以增強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日前召開的首界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上傳來利好,3D打印有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表示,3D打印還處于成長期,希望政府部門將其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制定相關專項規劃和扶持政策,積極推動3D打印技術的發展。
李毅中稱,3D打印技術已在社會公眾中引起較大的興趣和強烈的反響。工業經濟界普遍對3D打印技術寄予厚望,業內人士認為,3D打印技術與激光成型等‘增材制造’將是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內容。
更多資訊請訪問包裝印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