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幾日宣布機器人將逐漸代替士兵后,美軍方又在研制機器人卡車,5年內實現自主機器人卡車運送水和彈藥等物資的一起開赴戰場。
目前軍方實驗室正在為海軍陸戰隊效力,開發相關技術并降低成本。由于五角大樓出現財政緊張,海軍研究處等實驗室主要是給現有運輸工具和系統加裝自主套件——這種自主套件能使這些運輸工具和系統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投入工作。
美國海軍研究處計劃開發能自主為戰場上的海軍陸戰隊隊員提供補給和醫療后送服務的機器人裝置。目前正在開發一種自主改裝套件,這種套件將能很容易地安裝在海軍陸戰隊現有運輸工具上,而且不會過于昂貴。如果一切順利,一個套件的價格將低于2.5萬美元。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已給兩架K-MAX直升機成功加裝了自主飛行計算機。這兩架直升機已向駐扎在阿富汗境內前沿作戰基地的海軍陸戰隊官兵運送了大量物資。
海軍陸戰隊作戰實驗室的官兵一直在對兩款車進行廣泛測試。在加裝附加自主套件后,這兩款車能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投入戰場。貨運無人戰地車是一款由奧什科什防務公司研制、載重7噸的卡車,這款車的設計初衷是減少補給車隊所需的部隊人數——補給車隊經常成為叛亂分子伏擊和路邊炸彈襲擊的目標。
海軍陸戰隊部門主管羅伊·伯德表示,機器人將能夠在10年內投入戰場,與海軍陸戰隊隊員并肩作戰。自主系統開發成功后,將首先用于運送物資和撤離傷亡人員,充當“力量倍增器”。最后,將成為地面部隊的作戰新理念。不過,由于海軍陸戰隊的開支有限,自主系統能否廣泛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經濟可承受性如何。
自主駕駛系統可以使海軍陸戰隊將一次護送任務所需人員減少19%。隨著這項技術日益成熟,這個數字可能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