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產裝備對接航空航天 機床業技術升級需加快

時間:2013-12-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目前,航空航天設備業既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又具有未來相對確定的業績預期,同時產業整合方興未艾,在新機遇下將加速發展。

嫦娥三號正在向登陸的最終目標不斷靠近。它的發射成功反應的是國內最尖端的裝備制造技術,而機床在這些高端裝備加工中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國內機床企業急需加緊技術創新,對接航空航天領域。

目前國產數控機床在重點用戶領域應用的總量還不算多。在某些加工工序不算復雜的企業,如某些軍工企業,國產機床占比較大,能達到總設備的60%左右,但都以中低檔數控機床單機應用為主,其中大部分是兩軸的經濟型數控車床、3軸的加工中心和數控銑等,出廠年份也都比較早。但在一些高端應用領域,比如在航空企業,使用的主要是大型、復合、精密、多軸聯動高檔機床,要求機床具有高剛性、高效率,對難加工材料進行切削,占比很小的國產機床往往只能用于一般工序或作為輔助設備,很少進入關鍵制造工序。

總結歸納起來,在用國產機床存在以下一些具體問題:一是精度保持性不好,多家用戶反映,國產設備加工精度下降較快,設備故障率較多。二是可靠性需加強,國產數控機床的數控系統、驅動電源、潤滑冷卻系統、控制單元、功能部件等都多少存在可靠性問題。三是某些機床需在設計上進行改進,有用戶反映,某些機床設計上不盡合理,造成某些部件在使用中容易被損壞。還有些機床的電氣設計不適應南方濕熱地區的工作環境,導致故障頻發。四是制造質量急需提高,某些產品,因制造質量不過關,在使用一段時間并修復了一些故障后,原定的主軸轉速就不得不打了一半的折扣。還有的機床,在規定的轉速范圍內達到一定轉速時,加工就變得不穩定,且噪聲很大。

目前,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在近些年來得到極大的發展。殲20、殲31、運20等多型先進飛機相繼試飛,太空控索正在實現無人月球車登陸。這些尖端裝備制加工都需要精密機床實現,畢竟航空航天非常充分的詮釋著“差之毫厘,繆之千里”。

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大發展對機床行業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結合航空航天設備的特點,未來航空航天制造企業將采購一大批高速加工中心、5軸加工中心和5軸高速龍門銑床等關鍵設備。目前重點急需的是5軸加工中心。加工航天發射的運載火箭、艙體等大件,需要100t以上大噸位旋壓機,φ3000mm以上5軸雙柱立式車銑中心、φ16000mm以上落地銑鏜加工中心、加工寬度2000mm以上寬龍門鏜銑加工中心等重型機床。

目前,航空航天設備業既有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又具有未來相對確定的業績預期,同時產業整合方興未艾,在新機遇下將加速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