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場工業自動化控制中間產品,工控機仍具備較大的開發前景,其中本土廠商在與外資企業激烈競爭之后已獲得較大發展空間。同時,市場規模的擴大正促產業技術保持上升態勢。
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正伴隨制造業整體升級不斷擴大,包括工控機、工業機器人等工業設備市場都處于快速上漲之中。
其中工控機即工業控制計算機,是一種采用總線結構,對生產過程及機電設備、工藝裝備進行檢測與控制的工具總稱。工控機具有重要的計算機屬性和特征,如具有計算機CPU、硬盤、內存、外設及接口,并有操作系統、控制網絡和協議、計算能力、友好的人機界面。工控行業的產品和技術非常特殊,屬于中間產品,是為其他各行業提供可靠、嵌入式、智能化的工業計算機。
在當前中國工業自動化發展大環境之下,本土市場仍具備巨大開發潛力,產品也在市場開發中不斷進步以符合最新技術需求。
中國控機市場品牌競爭市場規模擴大
國內的工控機供應渠道主要來源于中國臺灣及內地的廠商,國外的產品(例如RADISYS、ROCKWELL、INTEL等)經過幾年的市場拼殺后,由于成本高、價格高、服務難,現已完全退出國內市場。目前,國內的IT業研發、加工技術力量不斷提升;各類芯片和各類器件、生產設備在國際市場基本可平等選購;軟件資源的可移植性可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這些有利條件下,國內一些廠商抓住機會快速崛起,利用本土綜合競爭優勢逐步將國外品牌擠出國內工控市場。某些企業以每年超過100%的資產增長速度,鼎立于國內的工控市場,而且已成功打入國際工控市場。
現在電力、冶金、石化、環保、交通、建筑等行業的迅速發展,從數字家庭用的機頂盒、數字電視,到銀行柜員機、高速公路收費系統、加油站管理、制造業生產線控制,金融、政府、國防等行業信息化需求不斷增加,對工控機的需求很大,工控機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近年來,國際上FCS、DCS、PLC、IPC、NC以及各類嵌入式控制裝置正處在快速發展之中,市場規模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長,而我國的發展速度更居于世界前列,目前我國工控機的市場規模約200億元。
工控機技術趨勢面向綜合化、智能化、簡單化
1、向綜合方向發展
由于標準化數據通信線路和通信網絡的發展,將各種單(多)回路調節器、PLC、工業比、NC等工控設備構成大系統,以滿足工廠自動化要求,并適應開放化的大趨勢。
2、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由于數據庫系統、推理機能等的發展,尤其是知識庫系統(KBS)和專家系統(ES)的應用,如自學習控制、遠距離診斷和自尋優等,人工智能會在DCS各級實現。和FF現場總線類似,以微處理器為基礎的智能設備,如智能I/O智能PID控制、智能傳感器、變送器、執行器、智能人接口及可編程調節器相繼出現。
3、簡單操作方向
對于工控機,能夠簡單操作是最好的,這也將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簡易操作可以改善人機接口,簡化編程、操作面板使用符號鍵,盡量采用對話方式等,以方便用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