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可說是我國民族夢想之一,自1999年以來,我國已相繼發射10艘神舟飛船,分別執行無人驗證、載人飛行等多個任務,同時針對月球的探測工作也在逐步展開,已先期發射2艘嫦娥探月飛行器,現在執行“落”計劃嫦娥三號已在準備中,月球車樣車將在今天在工博會上首次亮相。
2013年下半年,中國將發射首個月球著陸探測器——嫦娥三號。備受外界矚目的是,此次嫦娥三號的發射將搭載一部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中華牌”月球車,并首次實現與月球的零距離接觸。“月球車”全名為“月面巡視探測器”,是集航天系統工程和智能機器人為一體的航天器,能完成月球探測、考察、收集和分析樣品等復雜任務。
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由于月球表面沒有空氣,因此月球車下降時不能采用降落傘,而是需要開啟發動機,“一邊落一邊往上推,這樣慢慢降下來,逐漸下落至距月球4米的位置,之后發動機將熄滅,儀器將采用自由落體的方式,軟著陸在月球。”另外,這個月球車是我國最高智能的機器人,歐陽自遠介紹說,它全部自主導航,自己選路線、上坡、下坡、避開障礙,自己指揮身上的儀器操作,最后把數據傳回地球。月球車底下還裝有測月雷達,將切開月球下面100米深度的地方,邊走邊探測。
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的研制人員在工博會上表示,此次展出的是“月球車”的樣機,與即將上天探月的最終“月球車”功能和造型幾乎一樣。它比普通的“地球車”個頭要小,行進速度也很慢—時速只有200米,但它的全身都是根據月球環境設計的。
月球表面堆積了很厚的細塵,為避免車輛陷進去,月球車的六個輪子既輕便又有很強的摩擦力,中間的兩個輪子還可以抬高,跨過障礙物;月球車身體兩側的“翅膀”是太陽能發電板;惹眼的金色外衣,是一種專用的航天材料,可抵御陽光輻射。
此外,月球車身前的機械臂可做實驗,頭頂的“眼睛”負責拍照,身前的“眼睛”負責探路,長長的天線尾巴可接收地面信號,圓圓的雷達嘴巴將信息發送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