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網站29日發布通知,為鼓勵利用太陽能發電,促進相關產業健康發展,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太陽能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
今年以來,光伏產業經歷產能過剩、產業鏈企業資金鏈斷裂、歐盟雙反等行業負面事件之后,產業鏈大面積停工,上半年僅完成3GW不到的目標,遠低于全年10GW計劃。不過在此之后,隨著向歐盟出口的最低限價確定,歐盟取消針對出口企業的懲罰性關稅,行業便進入觸底反彈階段,政府也陸續出臺了行業扶持政策,企業陸續開工,其中分布式光伏的大力發展和電站建設成為兩大亮點。具體到上市公司,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毛利率有望上升,航電機電全面轉型電站開發,近400MW的裝機容量處于行業龍頭地位。
對此,信達證券行業分析師表示,光伏電價政策略超預期,利好光伏下游應用發展,將提升下游應用開發的報酬率;分布式電價補貼的超預期,有望引起分布式安裝潮,將利好單晶硅企業;行業整治和規范的大力推進,將使得行業集中度得到進一步提高,建議關注行業龍頭的投資機會。
光伏三大扶持新政出爐
國家發改委8月30日發布兩大文件,明確新的地面電站三類電價補貼,根據光資源優劣分為每千瓦時0.9元、0.95元和1元;分布式光伏電站補貼每度0.42元;可再生能源附加從8厘漲到1分5.
經歷兩年的虧損寒冬之后,中國光伏業終于開始感受到一絲春意,此時國家三大扶持新政無疑將使回暖勢頭更為強勁。
這次電價補貼水平遠高于此前市場預期,業內預計,光伏電站盈利水平將超過8%,國內將掀起新一輪的電站搶裝潮,2013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或將翻倍。其中西部地區以成規模的地面電站為主,而分布式光伏電站則在中東部地區的大工業和商業用戶中更有市場。
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國家對光伏電站實行分區域的標桿上網電價政策。其中,寧夏、青海、新疆、內蒙古一些光照條件較好的地區作為Ⅰ類資源區享受0.9元電價,北京、天津以及東北、河北、云南、四川等地區作為Ⅱ類資源區為0.95元電價,其余地區作為Ⅲ類資源區享受1.0元電價。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則實行按照發電量進行電價補貼的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
分區標桿上網電價政策適用于今年9月1日后備案,以及9月1日前備案但于2014年1月1日及以后投運的光伏電站項目。標桿上網電價和電價補貼標準的執行期限原則上為20年。
“兩項政策都高于市場預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表示,國家政策支持地面大規模電站進一步向西部發展,中東部地區則鼓勵發展分布式發電。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霽雪也表示,太陽能輻射資源豐富、戈壁荒漠居多的西部地區更適合發展成規模的光伏地面電站。如果電網消納順利解決的話,當前的電價水平對西部光伏電站建設將有巨大刺激作用。而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則更適合中東部地區用電量多、電價高的商業用戶和大工業用戶。根據測算,在我國中東部用戶側電價水平較高的地區,在光伏電量自發自用比例較高的情況下,賬面盈利水平可以達到8%以上甚至更高。
此外,業內一直擔憂的可再生能源缺口問題也將得以解決。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李才華表示,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到1.5分錢,一年可以增加收入270億元左右,到2015年可以滿足可再生能源的需要。
隨著國家三大扶持新政的出爐,光伏業回暖速度有望進一步加快。光伏分析機構Solarbuzz發布報告,預測2013年下半年中國和日本太陽能光伏需求將達到9GW。這也使得2013年中國光伏裝機容量或可達9GW,比2012年的4.5GW增長100%。
半年扭虧創利512萬元光伏股集體復蘇
據資訊數據統計,A股太陽能板塊36家上市公司2013年上半年合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12萬元。雖然這一數字仍稍顯“寒酸”,但畢竟相較2012年上半年的虧損3.6億元,已有質的飛躍。由此可見,中國光伏業已呈現復蘇跡象。
事實上,如果不僅局限于A股,連日來,人們時??梢月牭接嘘P中國光伏企業的“好消息”。例如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晶科能源扭虧,以及在港交所上市的保利協鑫大幅減虧。
據證券日報報道,資訊數據顯示,2013年中報期,A股光伏板塊36家上市公司中,僅有9家虧損,占板塊公司總數的比例為25%,其余27家上市公司(占75%)均實現盈利。而在2012年同期,則有11家虧損,占板塊公司總數的比例為30.6%。
應該說,在此前一系列有關中國光伏的利好消息逐漸發酵后,如今A股光伏板塊正在通過中報對外釋放產業復蘇信號。
在A股之外的其他市場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近日也捷報頻傳。例如,不久前,晶科能源發布的2013年第二季報財報便顯示,其一年多來運營利潤率及凈收益首次恢復了正值。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88億美元,較去年同比增長43%,運營利潤率達8.8%,凈收益達800萬美元。
相對于晶科能源的“扭虧”,側重于光伏上游的保利協鑫剛剛于8月29日發布的2013年中報也相當“給力”。數據顯示,公司2013上半年收益達到113億港元,毛利7.5億港元,毛利率回升至6.6%。雖然仍有9.17億港元的凈虧損,但卻環比減少虧損22.69億港元,減虧幅度高達71%。
此外,更值得關注的是,保利協鑫今年上半年總體產能利用率超過了90%,硅片產量達到3452兆瓦,較去年上半年的3042兆瓦同比增長13.5%,環比增長33.8%。硅片銷量達3858兆瓦,環比增長40%。
而今,由于成本控制得當和高效硅硅片產品推動(以高轉換率著稱的“鑫多晶S3”頗受市場青睞),保利協鑫硅片產能利用率正逐月提升,目前開工率已達100%,上半年硅片業務也率先扭虧為盈。
據了解,現有改良西門子法多晶硅生產成本有望進一步大幅度下降,分析師預計保利協鑫可將改良西門子法多晶硅生產成本降到全球頂尖的12美元/公斤,這是REC硅烷流化床顆粒硅的現金成本水平。而計劃中的硅烷流化床項目大規模量產后,則將促成多晶硅進入10美元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