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電動汽國推廣中的兩大難題

時間:2013-09-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國家信息中心今天給出的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底,全國25個城市的推廣新能源汽車示范量接近三萬輛,今年前4個月,共銷售了8000輛新能源汽車。

美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近日登載兩篇文章,稱由于補貼力度下降、開發進程遲滯、售價偏高、安全性有待提高、宣傳力度不足等原因,短期內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銷量仍將有限。

中國電動汽國推廣中的兩大難題

在題為《中國消費者對電動車不“來電”》的文章中,該文作者指出,中國最新出臺了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期望能夠大幅提振此類車的銷售,但推廣前景并不是非常樂觀。

國家信息中心今天給出的數據顯示:截止到去年底,全國25個城市的推廣新能源汽車示范量接近三萬輛,今年前4個月,共銷售了8000輛新能源汽車。但是這和政府部門當初預定的目標: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50萬輛,2020年銷售500萬輛相比,相差甚遠。新能源汽車不被看好、沒有進入尋常百姓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價格高

調查顯示,超過70%的消費者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高,接近50%的消費者擔心混合動力車的配件價格高,更換成本大。從目前在售的混合動力車型來看,一汽豐田普銳斯售價在23萬到27萬元區間,與同級別汽油車相比,價格確實高出一截。商務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馬宇認為,價格偏高,的確是導致新能源汽車銷售遇冷的重要原因。

商務部研究院馬宇:還是制造成本比較高,現在看來,相當于現在量產同種排量汽車的電動車,售賣成本是它的兩到三倍,對消費者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雖然使用成本可能會低一些,但是購車的一次性成本要提高兩倍到三倍,是一個非常大的制約。

二、充電難

電動汽車不像電動自行車,可以把電池摳下來在家充電。試想一下,當你興高采烈把車買回來,開了一會兒,發現車子快沒電了,卻怎么也找不到服務配套設施,是不是有種被忽悠、想砸車的感覺?

目前,我國充電設施的建設相對滯后,到去年底,全國25個城市只有174座充電站,充電樁也不到1萬個。馬宇指出,基礎設施網絡跟不上,直接影響購買需求。

據了解,為了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國家在補貼方面也是不遺余力。比如,每購置一輛新能源汽車,補貼幾萬到十幾萬不等,汽車企業也獲得不少的補貼。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一些企業從事新能源汽車研發的積極性。

但對于補貼,也有不同的聲音,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認為,電動汽車的高補貼政策應該改革,高補貼政策難造高端電動汽車市場。他指出,國內電動汽車產品應該有不同的消費層次,應首先考慮最廣大群眾的消費水平。

2013年9月17日中國政府宣布重啟一項政策,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可享受最多人民幣6萬元的補貼。政府還將為每輛新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提供人民幣3.5萬元的補貼。這個金額比早些時候的補貼降低了30%。明年所有汽車補貼將減少10%,2015年再減少20%。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