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太原、運城及五臺山風景區等已建成電動汽車充換電站7座,10市建成交流充電樁300個,電動汽車每日的最大充換電服務能力達到1584臺次,省內充換電服務網絡已基本建成。電動汽車在全省已經實現無縫續航通行能力。
純電動汽車以新型鋰離子電池為動力源,使用過程具有零污染、低噪聲等節能環保特性。目前,北京、合肥、杭州等地已大量應用電動汽車作為公交車和出租車。而我省目前只有供電企業自行購置的十余輛示范性電動汽車。發展電動汽車,不僅可有效改善環境,減少污染排放,而且與燃油相比,其價格低廉,可有效降低居民出行成本。同時,由于為電池充電大部分在夜間進行,而深夜正是風力發電的最佳時機,所以對消納風電也具有重要意義。“十二五”期間,全省將新建1000萬千瓦以上的風電機組和200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機組,由于風電的低谷發電特性以及供熱機組調峰能力差的特點,低谷冗余電力將越來越多,電網調峰面臨巨大壓力,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風電、低熱值煤供熱機組上網。因此,在拓展外送電市場的同時,大力發展省內用電需求非常必要。建設大型集中式電動汽車充電站,既緩解了電網調峰壓力,又利用低谷電力為動力電池規模充電。
經測算,若全省純電動汽車發展應用到100萬輛,可增加低谷用電負荷約600萬千瓦,年消耗低谷電量約65億千瓦時,可增加電網600萬千瓦風電機組或850萬千瓦低熱值煤供熱機組消納能力,每年可轉化低熱值煤約3380萬噸。
目前有多個動力電池制造企業和電動汽車生產企業表達落戶太原的意愿,山西省電力公司計劃2014年在太原、晉中建兩座電動公交汽車充換電站,在太原購置50輛電動公交汽車,在晉中購置100輛電動公交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