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節能減排之企業碳戰略規劃與碳盤查

時間:2013-08-2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企業碳盤查專題培訓”會議在盛世花園大酒店召開。寧夏清潔發展機制環保服務中心的楊漢森等研究員主講,主要對節能減排與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產品碳盤查、企業碳戰略規劃與碳盤查等內容進行闡述。

8月27日,由銀川經信委舉辦的“企業碳盤查專題培訓”會議在盛世花園大酒店召開。
此次會議邀請了電力、能源等企業參與,由寧夏清潔發展機制環保服務中心的楊漢森等研究員主講,主要對節能減排與企業可持續發展、企業產品碳盤查、企業碳戰略規劃與碳盤查等內容進行闡述。并且對于企業碳盤查標準解讀及案例進行了分析,講師與各企業人員也進行了交流、互動,現場氣氛熱烈。
寧夏清潔發展機制環保服務中心 楊漢森
節能減排與企業可持續發展
 
近百年來,地球氣候正經歷一次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征的顯著變化。
氣候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全球氣候變暖、酸雨與臭氧層破壞。其中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目前需關注與應對的最迫切問題。
氣候變化所導致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厄爾尼諾、干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的出現頻率與強度增加。特別是氣溫增高、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頻發等。
據預測,如果不對溫室效應采取適當措施,全球變暖造成的洪水或干旱將使大約2億人流離失所。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氣候系統是構成地球系統的重要一環。在地球的漫漫歷史中,氣候總在不斷變化,
究其原因可概括為自然的氣候波動和人為因素兩大類。
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 
隨著全球工業的發展及人類活動的頻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正在逐年增加,深刻影響著人類生存和發展,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
氣候變化既是環境問題,也是發展問題,但歸根到底是發展問題。國際社會正在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而采取積極的減緩和適應行動。
 
國際上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
 
  • 1979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第一屆全球氣候大會呼吁全球關注氣候變化。 
  • 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公約》)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發大會(地球首腦會議)上獲得通過,并于1994年3月生效,目前共有192個國家與地區成為《公約》締約方。
  • 1997年日本京都,氣候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京都議定書》。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

為了使發達國家降低實現減排目標的成本,議定書引入了3個創新機制:

清潔發展機制(CDM) ,核心內容是允許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進行項目級的減排量抵消額的轉讓與獲得,在發展中國家實施溫室氣體減排項目。是現存的唯一的可以得到國際公認的碳交易機制,適用于世界各地的減排計劃;
聯合執行機制(JI) ,為轉型經濟國家資助項目;
排放貿易(ET),允許發達國家之間就信用和排放津貼進行交易。

節能減排的國策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進我國的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進我國的節能減排:
1992年6月11日,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成為首批締約方之一。
1998年5月簽署《京都議定書》。
2003年,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能源節約活動。 
2004年10月,我國向聯合國遞交初始國家信息通報,通報了我國1994年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總量為40.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2005年6月份,國務院明確提出:要促進形成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
2006年3月14日,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節能減排作為約束性指標首次寫入其中。要求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
2007年,我國頒布節約能源法,將資源節約定位為基本國策。
2012年,《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等國家規劃相繼頒布實施。
“十二五”以來,面對國家日益嚴格的節能減排大環境,和要求更高的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及工業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等約束性指標,我國企業節能減排取得新進展。
 
企業碳戰略規劃與碳盤查
 
氣候變化對企業發展的影響有四點:
政策導向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市場需求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全球范圍內的低碳經濟轉型,使企業的生產運營面臨一個能源、資源以及碳排放環境容量更為稀缺的市場,企業如果期望在此次轉型契機中獲得先機,就必須現在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和發展戰略。
 
企業碳戰略規劃與碳盤查的制定
 
在制定碳戰略的過程中,企業應首先分析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風險、挑戰和機遇,充分認識制定企業碳戰略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之后,對企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進行詳細的核算盤查,確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制定排放基準,規劃減排目標。
在實施溫室氣體排放盤查的基礎上,識別潛在的減排環節,分析可行的減排措施,制定減排實施計劃。最后,對減排計劃的實施情況還要進行跟蹤、評估和監測,以便進一步完善企業的低碳戰略。
1、自我認知與風險和機遇評價
2、碳盤查報告的清單編制:
  • 企業/組織碳盤查
  • 產品/服務的碳盤查
  • 制定碳排放基準和目標
  • 碳盤查的應用支持系統
  • 制定低碳發展戰略
案例分析—韓國企業低碳綠色戰略
 
浦項制鐵、三星SDI 及柳韓- 金伯利都認識到氣候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新的機遇,隨即推出了含有“低碳”、“綠色環保”等概念的企業戰略,這三家企業在環保方面可以說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企業。每一家企業都擁有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各企業應對戰略中的特點可以分別歸納為:生產流程創新戰略、新產品開發及事業重組戰略、開展企業社會責任活動等戰略。 
其中,浦項制鐵與三星SDI 的應對戰略較為相近,其共同點就是“創造以核心能力為基礎的新事業機會”。  浦項制鐵進一步加強已有先進制鐵技術,將其與新再生能源技術進行了結合。三星SDI 以半導體與顯示器技術為基礎研究并開發二次電池。
他們都相信這一技術可以使它們把握氣候變化帶來的發展機遇。兩家企業都從現有的技術競爭優勢出發,開展漸進性或部分激進性的氣候變化應對戰略。
戰略解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問題,過去的企業以自己的發展為宗旨,未來的企業會以人類的生存為宗旨。誰能夠有能力前瞻性地實施綠色戰略,誰就會勝在未來,誰就會被后來者仰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