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對寧夏電梯安全管理進行地方性立法的建議》近日有了答復,寧夏質監局回應,在特種設備安全法明年正式施行后,寧夏將結合電梯安全監管實際,制定適合寧夏電梯安全監管的地方性法規。
“電梯運行安全是關乎老百姓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重大問題,電梯安全立法是預防可能產生的公共安全風險、維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客觀需要。”寧夏政協委員鄒 儉偉在《關于對寧夏電梯安全管理進行地方性立法的建議》中提出,當前需要將電梯安全問題納入立法規劃,為寧夏電梯安全監管提供法律依據。
對于該提案,寧夏質監局進行了辦理答復。答復中介紹,為了有效監管電梯安裝、改造、維修保養行為,寧夏于去年制定了《寧夏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試 行)》,涉及電梯生產、管理與使用、維護保養、檢驗檢測、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內容。試行辦法對電梯生產環節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運行情況,資源條件 保持、維保點和分支機構的建立、工作情況,應急救援制度、演練方面以及24小時值班電話的設置、使用期超過15年電梯的技術評價,住宅小區等由物業公司管 理的電梯使用單位的認定、檢驗、使用管理等進行了規定。
從2011年6月開始,寧夏試點對全區人員密集場所使用的電梯安裝電子標簽管理 系統,對電梯維保、使用和檢驗等環節進行動態、全程監管。截至去年底,已對全區1856部電梯實行了電子監管,92部電梯安裝了電梯智能數據采集系統。通 過實行電梯維保電子標簽管理,有效規范了維保企業的維保行為,促進了維保質量的提升。
關于為電梯安全監管提供法律依據的建議,寧夏質監局明確表示,特種設備安全法近日獲得通過,該法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目前對寧夏電梯安全監管進行地方性立法的時機還不成熟,待特種設備安全法施行后,再結合寧夏區情,制定適合寧夏的電梯安全監管地方性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