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電梯安全的最大隱患是維保亂象

時間:2015-11-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電梯行業有“三分靠制造,七分靠保養”的說法,維保問題關系著電梯的安全,國家規定電梯每15天要維保一次。然而,縱觀國內的電梯維保市場,可謂良莠不齊,江河日下。

近日,廣州市質監局公布的前三季度電梯監督抽查情況顯示,有41臺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就此,市質監局公布了電梯地址和隱患整改情況。下一步,質監局將繼續實施電梯監督抽查,加強對電梯使用單位、維保企業履職情況進行監督,并依法嚴格查處各種違法行為。

需要指出的是,廣州市前三季度的電梯監督抽查,問題電梯不只41臺,而是有1540臺電梯存在不符合項,約占抽查總數的12.22%;其中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電梯為41臺。這個抽查結果不免令人心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信息顯示,2014年全年共發生49起電梯事故,37人死亡。鑒于此,廣州的這次抽查結果,再次令人心存余悸。

電梯行業有“三分靠制造,七分靠保養”的說法,維保問題關系著電梯的安全,國家規定電梯每15天要維保一次。然而,縱觀國內的電梯維保市場,可謂良莠不齊,江河日下。一方面,國內電梯原廠維保率低,一般初期的維保由電梯制造商提供,而過了質保期之后,維保多由電梯所有權單位招標的維保企業來提供。由此導致層層轉包、層層壓價,甚至劣幣驅逐良幣。即便是在廣州、深圳等用工成本極高的城市,電梯維保價格已從2003年的每臺2000元降到了500元甚至200元,導致維保質量低下。

另一方面,我國專業的電梯維保人員短缺。如果按照每臺電梯半個月維保一次計算,理論上,每個工人每個月只能維保30臺電梯。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一個工人每月需要維保60臺甚至更多的電梯。由此,不僅是維保類似于蜻蜓點水,也使得一些維保公司嚴重降低招聘門檻,維保人員技術水平有限,對電梯的電子控制技術更是缺乏了解,甚至出現無證上崗現象。

如此這般的電梯維保現狀之下,每天都在運轉的電梯不積存隱患是不可能的,而消除隱患,靠質監部門去直接監督日益增長的電梯,顯然是力所不逮。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電梯的安裝、改造、修理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進行。所以,治本之策,是引導電梯制造商對電梯實行終身維保,以品牌聲譽為精細維保提供擔保。只是,短期內這或許有相當的難度,在目前國內的電梯企業中,制造商的維保率最高也就在30%以上,大量企業的維保率只有10%。

在當前階段,要確保電梯安全只能去整頓魚龍混雜的維保市場。譬如從公共安全的角度出發,規范電梯所有權單位的維保招標,遏制層層轉包和壓價;調高獨立的電梯安裝維保企業的準入資質;建立維保企業信用檔案和黑名單制度,淘汰無良企業;加強維保人員的技術培訓等。總之,只有維保市場健康有序,電梯安全才有保證。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梯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