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手機化身生物傳感器 助力人體毒素檢測

時間:2013-08-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研究人員研發了置身于只能手機,可檢測人體各種毒素的生物傳感器。

科技的進步為人體與機器的溝通創造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以生物傳感器為代表的感知傳導技術已成為科技新寵。日前,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研究人員研發了置身于只能手機,可檢測人體各種毒素的生物傳感器。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研究人員,向大家展示了他們的一款支架和配套應用,能讓iPhone化身為一臺強有力的生物傳感器。通過校準一系列的鏡頭和濾鏡,研究人員成功地讓市面上最暢銷的iPhone手機,能夠檢測出各種毒素、蛋白質、細菌、病毒等分子。這些附加組件的總價僅在200美元左右,除了便于手持和運輸,更擁有媲美昂貴的實驗器材的能力。

據了解,蘋果iWath將采用生物傳感器,其中除了加入GPS等智能手機已經具備的部件外,其最大的特色將可以對人體健康進行監測分析,譬如目前較為流行的卡路里消耗計數器將被取代。

從繪制病原體的傳播,到提供廉價的醫療診斷測試,亦或是污染檢查——研究人員相信,該設備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由于生物傳感器具備有選擇性好、能反復使用生物功能物質、能進行直接分析、操作簡單,樣品用量小、測量時間短、分析結果以電信號的形式獲得,便于自動測試等一些優點,因此,生物傳感器己在工業流程控制、食品和發酵工業、醫療和環境分析等領域中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積極開展對生物傳感器的研究工作是很有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的,研究的目標可突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分子識別功能材料的性能、開發新型生物傳感器的識別功能物質,結合生物遺傳工程學的研究、開拓理想的生物功能膜材料。

(2)大力發展半導體生物傳感器.即生物化學場效應晶體管(BIOFET),使生物傳感器超小型化.并且有可能實現多功能化。

(3)向集成化的方向發展,利用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微細加工技術,在單—硅片上將傳感器、微型閥、管道等時屆系統制作在—起,形成所謂的生物化學集成電路“Bio—ChemicalIC”,將其應用于人造臟器。這是一個現實的課題,但并非夢想。

(4)開展智能型生物傳感器的研究和產品的開發。

總之,隨著半導體技術、微電子學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可以預見,生物傳感器的性能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多功能、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生物傳感器也將成為現實,生物傳感器的應用前景將十分廣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