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洋品牌指壟斷中國醫療器械市場 價格水分高

時間:2013-08-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采購、定價等環節存在監管“漏洞”,有著較大的“可操作空間”,導致醫療器械領域利益鏈叢生。

8月7日訊      上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高院)作出終審宣判,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強生(中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限制“最低轉售價格”構成“縱向壟斷”,被判賠償經銷商北京銳邦涌和科貿有限公司(銳邦)53萬元。該案是《反壟斷法》頒布五周年以來,第一起原告勝訴的反壟斷案生效判決。

繼葛蘭素史克案揭開藥價虛高現象的一角后,強生案引發了外界對洋品牌醫療器械壟斷高價的關注。

洋品牌占七成份額

大到診療設備,小到心臟支架,醫療器械市場一個業內公認的判斷是,“國貨”和“外國貨”份額三七開。

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2012年,中國醫療器械進口總額為124.72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4.56%。

數據折射現實對于患者來說,裝個人工關節、心臟支架等,醫生樂于推薦“洋品牌”,價格自然也高出不少;做個檢查,所使用的彩超儀、核磁檢查設備、生化分析儀等也基本都是“國外造”,檢查費動輒幾百上千。

“在上海,目前骨科植入物和心臟科植入物領域,跨國公司產品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價格也比本土企業貴50%左右。”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外科植入物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姚志修說。

這樣的“高價”中,除了性能因素,究竟有沒有、有多少“水分”?

“有個75歲的老朋友出了交通事故,醫院非要安裝7萬元的人工關節,要不就轉院。”一位業內人士說,他不得已轉院后,所用的同類型關節只花了4萬元。“這好比你要買車,明明只需沃爾沃,可對方卻非要你買法拉利。”

姚志修也和記者講述了自己一個朋友的遭遇:一位香港的老太太,在內地一家醫院做手術,安裝了人工關節,雖然手術費便宜,但回香港后手術中的材料費卻被拒絕報銷,理由是超出香港價格1倍以上。

回扣比例約為20%

參與強生案審判的法院工作人員介紹,銳邦是強生醫用縫線、吻合器等醫療器械的經銷商。

但在雙方2008年的經銷合同中,強生約定銳邦不得以低于規定的價格銷售產品,在發現銳邦“違反規定私自低價”后,強生取消其在部分醫院經銷權,最后還停止供貨。

涉及轉售價格的縱向壟斷認定,一般很難。上海高院此番把相關市場競爭是否充分、被告市場地位是否強大、被告實施限制最低轉售價格的動機、限制最低轉售價格的競爭效果等四方面情況,作為最關鍵的考量因素。

上海高院認為,強生在競爭不夠充分的醫用縫線市場具有相當強大的市場地位,限制最低轉售價格行為,排擠了有效率的經銷商,不僅排除品牌內價格競爭,還阻撓了品牌間的價格競爭。

“這種限制經銷商轉售價格行為,導致了產品價格被人為推高。”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龔炯說。

壟斷,固然是企業追逐高利潤的結果。然而,業內人士透露,還有一些企業定出高價,是為了消化背后商業賄賂的“成本”。

一位曾經擔任醫療器械合資公司總經理的業內人士說,產品定價高,醫院、科室、醫務人員獲得的回扣也高,推薦產品的積極性大,銷量也能保證。

姚志修舉例說,回扣比例基本都差不多,但進口產品的單價高,回扣自然更為豐厚。假設一個進口人工關節價格為3萬元,它的回扣可能為六七千元;而國產的價格為1.5萬元,那么回扣也就只有3000元左右。

從近幾年曝光的案件中,這種現象便可見一斑:一臺美國品牌的彩色血流圖成像系統以98萬元的價格賣給醫院,而送給院長的回扣就達10萬元;一臺韓國產的三維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賣給醫院價格是160多萬元,而送給院長的“好處費”達30萬元;一個合資的心臟固定器市價2萬元,醫生回扣就有3800元。

監管“漏洞”

對于上游的強制“限低價”,下游經銷商往往只能“無奈接受”。反壟斷律師郝俊波說,這種壟斷案件查處的難點在于,下游企業雖然也是這種壟斷協議的受害者,但可能迫于上游企業的壓力而不敢“抗爭”,只能被動接受最低轉售價格。

另外,采購、定價等環節存在監管“漏洞”,有著較大的“可操作空間”,導致醫療器械領域利益鏈叢生。

“一些地方醫療器械價格是由企業上報給行業協會、再上報給物價局備案,行業協會不會隨意更改價格,最終導致用誰家的產品、定多少錢的學問很大,醫療器械也成為新的尋租方向。”一位醫療器械銷售商說。

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檢察院在醫療器械采購領域連續查辦了9件涉14人的腐敗系列案,涉案金額400余萬元。

有關專家認為,有關部門應完善醫療器械定價、采購制度和標準,加快打破“以藥養醫”格局,加大監管力度,鏟除尋租空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