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程機械中小企業能否逃脫生死劫?

時間:2013-08-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對于我國工程機械內的中小企業而言,采取“術業有專攻”的市場對策,不失為一個好對策。事實上,我國工程機械很多中小企業不乏一些成績比較突出的。

國家工商總局發布《全國內資企業生存時間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目前近五成實有企業年齡在五年以下,且從第3年開始,進入死亡高發期。這個“消息”的確是令人震驚的,也不禁讓業界開始擔憂工程機械行業內的中小企業,所謂“生死劫”,他們中有多少企業能夠安然度過?

根據2000年以來新設立企業退出市場情況來看,企業當期平均死亡率呈倒“U”型分布,即前高后低、前快后慢態勢。企業成立當年的平均死亡率為1.6%,第二年為6.3%,第3年最高,為9.5%。總體來看,企業成立后的3~7年當期平均死亡率較高,隨后漸趨平緩。以上情況說明,企業在其成立后的第3年開始進入死亡高發期,一旦度過了“七年之癢”,死亡率開始有所下降。因此,3~7年為企業生存的“瓶頸期”,也是企業能否進一步成長、發展的關鍵期。無疑,這3—7年的“瓶頸期”,同樣也在困擾著工程機械領域里的部分中小企業,猶如“生死劫”一般,想要逃脫絕非易事,但也不是無計可施。

作為任何領域內的中小企業而言,想要在行業調整的大潮流中有所作為,就要順應大勢,從拼產品、拼價格的競爭方式轉變為拼質量,拼產品科技含量的思路上去,其中工程機械企業尤甚。但是這些工作仍需企業自己做一個客觀的調研,理性地評估自己,給企業做一個可管理性的定位,審視自己的發展與進步。

對于我國工程機械內的中小企業而言,采取“術業有專攻”的市場對策,不失為一個好對策。事實上,我國工程機械很多中小企業不乏一些成績比較突出的。比如寧波一帶的工程配件企業,企業規模雖然難以和行業龍頭相抗衡,但是他們卻以數量和質量取勝,專注于小型工程機械零配件的制造,這樣的市場定位,無疑企業在行業冬天生了一把火,有助于其順利過冬。

當然,目前中國工程機械中小企業自身條件千差萬別,在政策的引導下,不斷尋求自身的發展之道,才是企業能否成就生存的根本。歸根結底,還是在于“創新”二字,不僅企業發展模式需要創新,包括產品、技術甚至市場定位都需要不斷“優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