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進口產品占國內醫療器械市場七成

時間:2013-07-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在丟失醫療市場陣地、遭受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還面臨疾病信息機密流失、技術壟斷打破難度增加等多重隱患。

“這是業內公認的事實,國產的、進口的醫療器械數量三七開,而高端產品進口醫療器械能占據90%以上的市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國際合作部副主任徐珊告訴記者。

進口醫療器械“蠶食”我國醫療市場進程近年日漸加劇,我國在丟失醫療市場陣地、遭受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還面臨疾病信息機密流失、技術壟斷打破難度增加等多重隱患。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統計,2012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口額為124.72億美元,同比增長14.56%。其中31個品種進口額達到億美元規模,以通用診療設備、彩色超聲波診斷儀、彌補生理缺陷的康復用具、X線斷層檢查儀、內鏡、醫用導管、核磁共振成像裝置等高附加值產品為主。美敦力、上海東松、概騰、強生、金佰利、羅氏診斷等跨國公司屬于排名前十位的進口商。

進口醫療器械“一統天下”

“國產醫療器械產業在全球醫療器械市場份額不足3%,與中國巨大的醫療器械消費市場不成比例。”山西省藥監局一位工作人員說。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是新興產業,不論是產能還是研發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尤其是高端產品仍依賴進口。目前醫療機構使用頻率極高的幾大件,如CT、核磁檢查設備、生化分析儀和彩超等基本都是進口產品,其他國產醫療器械產品也只占到國內需求總量的六成左右。

山西省不僅在省級醫院、市級醫院,各類中醫院、西醫院,都是進口醫療設備的天下。甚至在全國絕大多數縣級醫院,醫療器械也貼上了進口的“標簽”。

“醫院需要,患者也需要,進口醫療器械就得到了‘普及’。”山西省藥監局一位工作人員說。據他介紹,少數性能不錯的國產產品在全國三甲醫院也幾乎沒有市場,只能走鄉鎮醫院等“低層路線”。

而高精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的現象在醫療機構中十分普遍。記者走訪重慶部分三甲醫院發現,高端醫療器械幾乎都是來自日本、美國、德國的進口產品。除三甲醫院外,一些縣級醫院、基層醫院也難覓國產產品蹤影。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醫院檢驗科有六臺高端醫療設備,無一臺國產。該科主任周洪說“醫院在高端產品方面基本不考慮國產產品。”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監管處處長李小平介紹說,2010年重慶醫療器械產業出口額約占企業年度總產值的30%,呈明顯的外向型發展。我國醫療機構對國產產品不認同的現象突出,本土企業難以拓展國內市場。

招標政策不嚴跨國公司回扣高

“根據排量不同,一臺進口CT的價格從200萬元至數千萬元不等。而國產的100多萬元就可以買到。”山西一家醫院院長說,國產設備盡管具有很大的價格優勢,卻未曾進入醫院的采購視野。

原因很簡單,國產醫療器械的技術遠遠趕不上國外。這位院長說:“進口CT圖像清晰,產品性能好,更新換代快。國內的技術不過關,不如進口的好用,兩者差距比較大。”

但國內一些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認為,這種理由并不充分。重慶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國血液凈化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其生產的血液透析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技術水平可與進口產品抗衡。該公司董事長高光勇說:“一些中醫院根本不需要如此昂貴先進的設備,造成資源閑置和浪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