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60家水泥企業騙補8200萬 亞泰集團1080萬居首

時間:2013-06-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而在這些水泥企業中,亞泰集團(600881,SH)憑借違規獲得中央財政淘汰落后產能資金高達1080萬元,成為水泥行業最大的騙補“受益者”。

審計署日前出爐的“三款科目”資金審計情況將“騙補”問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記者翻閱審計署此番公布的違規使用資金問題及整改情況表發現,擠占挪用、虛報冒領“三款科目”的348個項目單位,約60家企業是水泥制造企業,占比近20%,涉及騙補資金超過8200萬。

有統計數據顯示,亞泰集團近4年來獲得國家財政補貼總額約5.2億元。2012年公司凈利潤3.95億元中,如果扣除政府補貼2.68億元,業績僅有1.2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亞泰集團旗下公司騙補成立的話,這意味著其上市公司上一年度業績將受到影響。

對此,記者昨日多次聯系亞泰集團董秘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一直以董秘不在為由表示不方面回應。而涉及這次事件的亞泰集團旗下公司黑龍江省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的電話也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四年補貼亞泰集團5.2億/

據了解,作為一家綜合類上市公司,亞泰集團以地產、水泥、證券為主業,并涉足煤炭、醫藥、商貿等領域。2007年,亞泰集團成為國家重點支持的十二家大型水泥集團之一,水泥是公司的一大支柱產業。

審計署公布的“三款科目”資金審計情況顯示,亞泰集團旗下黑龍江省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在淘汰落后產能項目中,申報條件不完全符合淘汰落后產能項目條件,違規獲得中央財政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1080萬元。

對于這一事件的進展,審計署方面相關文件顯示“黑龍江省已出臺相關文件,要求對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申報材料進行進一步復核確認”。

為此記者昨日多次致電涉及這次事件亞泰集團哈爾濱水泥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回應。

盡管亞泰集團尚未對這次騙補事件給出明確回應,但其公告顯示,該公司經常獲得淘汰落后產能和土地補貼等資金。

有報道稱,2012年亞泰集團計入公司凈利潤的財政補貼為2.68億元,2011年1928.63萬元,2010年2.45億元,計入當期非經營性損益的金額為1.25億元。加上2009年收到的1.08億元財政補貼款,亞泰集團近4年來獲得國家財政補貼總額約5.2億元。

高額補貼的背后,亞泰集團2012年的業績并不理想。其年報顯示,2012年公司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5億元,同比下降47.18%。如果扣除政府補貼2.68億元,那么亞泰集團2012年的凈利潤僅有1.27億元。

與此同時,亞泰集團主業近來表現不佳。信達證券研究員關健鑫表示,水泥板塊是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所占比重接近60%。2012年,盡管水泥價格基本保持穩定,但由于下游需求疲軟,公司水泥銷售不盡人意。2012年公司銷售商品熟料304萬噸,同比下降47.86%,銷售水泥1308萬噸,同比下降21.01%。

水泥行業生存環境惡化/

審計署公布的“三款科目”資金審計情況中,2011年和2012年,中央財政預算共安排本級和轉移支付給18個省“三款科目”資金818.83億元,涉及8328個項目。有348個項目單位擠占挪用、虛報冒領“三款科目”資金16.17億元。其中,102個項目單位編造虛假申報材料,套取、騙取“三款科目”資金5.56億元。29個項目單位擠占、挪用“三款科目”資金2.26億元用于生產經營、業務經費等支出。由于主管部門審核不嚴、第三方評審機構未盡責等,造成217個項目單位以“報大建小”、重復申報等方式違規獲得“三款科目”資金8.3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擠占挪用、虛報冒領“三款科目”的項目單位中,有約60家是水泥生產企業,占比近20%,涉及騙補資金超過8200萬。

對于水泥企業集中“上榜”的原因,有水泥行業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家淘汰落后產能補貼的初衷是為了幫助水泥企業的產能升級、安置多余員工等多方面,但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為了贏得這一補貼采取不正當的方式的確不是少數。

其中,河北省武安市華冶水泥有限公司將2008年已拆除的30萬噸水泥濕法生產線虛假申報為2011年拆除,騙取中央財政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314萬元。

遼寧公路水泥廠淘汰落后產能項目通過虛假申報材料,騙取中央財政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450萬元。

而這背后,水泥行業的不景氣也給生產企業帶來不小壓力。

“水泥為投資而生產,有投資才水泥的需求。從去年開始,由于需求較少,水泥價格出現下滑,企業間惡性競爭加劇,導致生產環境惡化。”上述專家解釋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