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九月是東北地區水泥銷售的黃金季節,作為東北水泥龍頭,亞泰集團正充分享受著這旺季。記者昨日獲悉,日前該公司主要市場區域哈爾濱、長春地區的高標號水泥再度提價20元,兩地價格分別達500元/噸、485元/噸,成為全國水泥價格第二“高地”,按照東北地區水泥銷售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的慣例,公司2011年水泥銷售收入有望增長50%以上,利潤也會大幅增長。
公司的水泥利潤提高首先得益于規模和漲價。在經過持續多年的低位徘徊后,東北水泥價格2011年開始報復性上漲。從4月份開始,遼寧、吉林、黑龍江先后開始提價,基本上20多天漲一次,每次漲幅都在三四十元/噸,水泥企業會提前20天通知大客戶,一改過去被動承壓的局面。同時熟料價格也大幅上漲,市場上大有“熟料為王”、“產能為王”的趨勢。目前亞泰集團熟料水泥年產能已達3500萬噸左右,比上年又增加了30%,穩居市場龍頭地位,占有長春、吉林、哈爾濱地區40%的市場份額,遼北地區大部分市場。在一些地區甚至出現大項目離開亞泰其他企業難以保證充足供貨的情況。在產銷旺盛的情況下,水泥價格也穩步提升,目前公司在哈爾濱地區的水泥價格達500元/噸,長春達485元/噸,年初至今,每噸累計漲幅高于100元。
業內人士認為,東北水泥此輪漲價實乃價值回歸。這幾年東北地區煤炭、電力價格上漲給水泥企業帶來的壓力,被水泥企業通過改進工藝、降低成本、做大規模自我消化。隨著行業集中度提高,大企業的市場控制力進一步增強,價格傳導、價值回歸是必然趨勢,三季度當國內一些地區水泥價格下調而東北卻維持高位可見一斑。
同時亞泰集團這幾年堅持戰略擴張和“內涵增長”并舉:實施“水泥全產業鏈戰略”,即從煤炭、石灰石礦、骨料等資源,到熟料、水泥的產能,再到下游的商品混凝土、水泥構件等進行全產業鏈發展,不僅整合了資源,也提高了贏利能力和行業影響力。目前公司的煤炭年產能在100萬噸左右;公司占有東北石灰石礦儲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是東北最大的石灰石礦藏企業;在沈陽、哈爾濱有多條骨料生產線,是東北骨料資源最豐富的企業;在哈爾濱、長春、沈陽等地有近十條商品混凝土生產線,年產能達到500萬噸,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公司規劃到2015年商混達3000多萬立方米的年產能,占區域內50-60%的市場份額;地鐵管片是水泥下游產業,公司通過收購不僅一躍成為東北最大的地鐵管片生產企業,也是一些城市唯一的地鐵管片供應商。目前公司在長春、沈陽、哈爾濱三個中心城市積極推進三個建材工業園的建設,逐步向具有絕對優勢的新型建材產業發展。
事實上,單拿亞泰目前3500萬噸熟料水泥產能來估值,我們發現,公司每噸水泥產能對應的市值不到400元,已經低于目前每噸水泥的建設成本。而該公司還有地產、券商及醫藥業務尚未計算在內。
資料顯示,除了水泥主業,亞泰集團還擁有地產業務,而且還是東北證券(000686)的大股東。記者調研獲悉,該公司目前有多個地產項目在售或將進入銷售,預計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地產約有40億銷售額。加上水泥等業務,預計今年該公司銷售收入逾100億元,利潤也將逾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