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的需要有時會帶動一些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家根據世界經濟的動態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也會對一些行業的發展壯大產生較大的鼓勵作用,成為一些行業在發展歷程中的一個契機。2010年,我國機械行業就迎合了社會及國家發展的需要,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在2010年中,我國的機械行業取長補短,引進了一些先進的國外機械制造技術,同時結合我國的行業特點及機械需求態勢,研發新的機械制造技術,其中之一就是制砂機設備的研發革新,制砂機生產能力的加大,解決了我國人工砂石需求大的要求。
眾所周知,機械行業是工業中的重要部分,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戰略性,基礎性,支柱性產業,機械行業的生產能力直接決定著整個制造業的水平高低。我國在制砂機設備的生產中,為了滿足建設對砂石的需要,開發出了新的制砂機生產技術,解決了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引進與自主研發結合,通過技術創新,我國的制砂機械裝備自主化和制砂機設備水平穩步提高。目前,大型露天礦機大型施工機械基本上實現了自主化。制砂機技術更新換代。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設計制造技術,自主化率達到了85%以上。大馬力拖拉機和一批農機具已結束了依賴進口的歷史。以自主設計、制造的全流程鋼鐵設備、自主研發的特高壓輸配電成套設備等為代表,標志著機械裝備的成套能力顯著提高。我國機械裝備的自給率已從“九五”時期的70%提高到現在的85%。
機械工業的科技創新工作還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高端裝備自主創新成效明顯,高端裝備自給率快速提高。
2010年以來,又有不少自主創新的高端產品陸續面世,如核電設備所需關鍵鑄鍛件實現自主研發;第三代核電主管道制造關鍵技術獲突破;世界首個±800千伏云廣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竣工投產;首臺四軸數控精密磨床面世;首支1100兆瓦核電半速轉子誕生等。
科技進步取得的驕人業績,為機械工業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貢獻。資料顯示,機械工業十年年均增速23%以上,連續8年產銷每年上一個萬億元新臺階。2010年1月至11月,全行業完成新產品產值24275.36億元,同比增長34.6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79個百分點,這表明機械工業在從粗放型向創新驅動和內生增長轉變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機械行業越發達,我國在各個領域的生產中使用自動化的機會就會越廣,提高在各個領域中的生產能力。礦山機械行業把握建設高潮的契機,研發新技術,生產制造節能環保的制砂機就是把握發展契機的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