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作為房地產行業的后周期,電梯行業將告別持續20多年以20%以上的高速增長的時代。預計2013 年我國電梯總產量約57.97 萬臺,同比增速9.58%,進入平穩增長階段。從需求來源看,房地產及保障房建設、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公共設施建設、更新需求和舊樓加裝電梯、出口增長等是重要增長點。同時專家認為,新開工到竣工時間周期可能在拉長,電梯行業未來增速下滑的景氣度延后。
現狀1:中國電梯行業進入平穩期
中國電梯協會數據預測,2013年電梯市場需求將超出預期,增量不減,增幅回落。2012年全年共生產了52.9萬臺電梯,與2011年45.7萬臺相比,同比增長了15.8%,與2011年的增幅24%相比,增幅回落了10%。中國電梯協會會長李守林認為,這完全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因為我們的奇數已經足夠大了。
在出口方面,2012年出口電梯5.5萬臺,其中客梯3.8萬臺,扶梯1.7萬臺,與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400萬臺,增幅15%,于2011年的增幅28%相比,回落了13個百分點。
此外,電梯行業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發展趨勢向好,產業格局發生了明顯變化,表現出強者更強,本土企業進一步幅度加大,小型企業增速放緩或下降的局面,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有利于行業發展。
同時,目前整機電梯企業積極向維保服務業轉化,維保比例大幅度上升,為提高電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并取得了成效。
現狀2:競爭加劇 國內優秀企業崛起
巨大的市場空間,使得行業成為外資較早進入的行業之一,全球主要的電梯知名企業都在中國建立了獨資或合資企業,這些外資品牌的進入為行業帶來了國際化的技術標準、管理理念和經營模式,使得國產電梯快速步入了國際化行列。從產業布局看,國內電梯行業聚集效應明顯,電梯整機及零部件的制造基地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除了高端電梯零部件外,電梯零部件已經基本實現了國產化。
從技術上看,通過多年的發展,外資品牌除了在4米/秒以上高速電梯、提升高度20米以上大高度公交型扶梯及高端產品關鍵部件上仍占據明顯優勢外,在其余產品領域,內資知名品牌在產品質量和技術上已經和外資品牌相差無幾。根據中國電梯協會的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對垂直電梯的需求仍主要來自中低速電梯,高速電梯(運行速度在3m/s以上,行程高度超過120米的電梯)不到3%,因而內資品牌憑借其性價比和日益完善的售后服務,競爭力將進一步得到加強。
一些優秀民族品牌正發力搶占市場。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大力推進、房地產商向二三線城市布局等背景下,以康力、江南、博林特為首的10 家優秀民族品牌定位中低端和扶梯市場、渠道下沉二三線城市、事件性因素外資品牌退潮等向上擠占第二梯隊份額,并憑借技術渠道優勢向下擠占第四梯隊份額,13 年有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15.5-16%,銷量增速12.09%-16.50%,高于行業增速。
現狀3:三大問題
目前我國電梯行業發展主要面臨以下幾大問題:
一、產能過剩的形勢仍在發展,同質化競爭加劇,到2012年底全行業共有整機制造企業456家,備案的部件制造企業155家,安裝維保企業5867家。過多是突出的問題,目前的生產已經過剩,但是還有很多企業紛紛在西北,西南江浙地區大規模的擴產,還有工程機械行業的少部分企業正在準備進入電梯行業。
二、安裝維保領域人力缺乏的局面,仍沒有明顯改善。由于費用嚴重違背價格規律的惡性競爭,導致已有的專業人員和新員工大量缺失,還由于安裝工期短,工作條件艱苦等原因專業人員缺額逐漸增大,已經超過了萬人以上,已經成為制約本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三、電梯的安全形勢依然嚴峻。240多萬臺在用電梯老齡化。
機遇: 挖掘電梯維保市場
整個行業正由制造業向維保服務業轉變,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向和重大的課題。因為電梯這個產品隨著它的老齡化和使用數量的提升,人民群眾對于乘運質量要求的提高,維保的工作量將逐漸成為電梯行業發展重要的方向,再經過幾年的運營,中國電梯行業非常有可能會變成以維保業為主業、制造業為輔的一個行業,中國電梯行業發展的空間很大,尤其是安裝、維保、服務的空間更是巨大的。
同時,國家正在推行電梯安全終身負責制,行業目前456 家整機廠,能實行后期維保服務30 家左右。經測算,15 年電梯維保市場336 億,每年維保市場巨大,整梯廠商自維保比例有望上升。
最關注:
通力全球最大制造基地昆山開業
世界電梯制造巨頭——芬蘭通力集團在昆山高新區新建的通力電梯工業園4月10日正式開業,該園是通力集團目前在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和最先進的研發中心。
據介紹,通力電梯工業園占地24萬平方米,包括三個電梯工廠、一個自動扶梯工廠以及技術先進的研發中心,是一座集研發、生產、物流、培訓、商務等功能于一體的世界級現代綜合技術園,同時新建成的高層實驗塔也將成為中國電梯行業內的標志建筑。
上海新時達應勢轉型 從電梯到工業機器人
新時達工業機器人項目被列入“2012年度上海市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專項”,并將獲得政府核定的支持資金合計330萬元。新時達利用對工控技術和電梯生產的理解和積累,開發出了應用于電梯控制成套系統制造車間以及電梯整機廠的工業機器人,2013實現首批生產線的裝配。有助于新時達向更全面的工控設備制造商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