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上海車展:新能源汽車降溫 豪華車依然火爆

時間:2013-05-0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首發車歷來都被看做是體現車展含金量的重要因素,在本屆上海車展上,首發車的數量并未讓人失望,多達110余輛,車企對全球最大新車市場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也體現了中國市場在全球汽車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但若細究便會發現亮點寥寥。

兩年一屆的上海車展于21日正式開幕,盡管近兩年國內市場增速減緩,進入了平穩發展階段,但各大車企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并未降低,它們依然在通過車展十分積極地向中國消費者傳遞著各種新車與新的技術。

據悉,第十五屆上海車展共吸引了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家廠商參展,豐田、大眾、通用、寶馬、奧迪等車企巨頭無一缺席,展出整車1300輛,其中,全球首發車111輛、概念車69輛、新能源車91輛,車展入場人數預計將會達到80萬人次。本屆車展不僅在規模上"空前",更是在歷屆車展的基礎上提升了內涵,本次車展摒棄了許多炒作的內容,更多展現給消費者的是如何有效促進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正能量",回歸其作為辨析國內車市"風向標"的基本特性。

在當前越來越多的行業人士對近年來車展行業的浮躁表現出了憂慮的時候,這場回歸到"車是主角"的汽車界盛會又將透露出怎樣的市場新動向?企業又該如何理解這些新的趨勢并作出積極的應對呢?帶著這些問題,蓋世汽車網推出了最新一期的業內調查。

本次調查的第一個問題聚焦本屆上海車展所顯現出來的突出特點,結果顯示,業內人士對本次車展印象較深的方面有:

1)豪華車依然火爆

今年第一季度豪車市場的意外降溫(同比微增4%)引起了業內專家的熱烈討論,不過,對于多數豪車企業而言,面對突如其來的市場急剎車卻并沒有停止擴張的步伐,如何鞏固既有市場搶占更多份額成為當務之急。在我們的調查中,有16%的參與者認為從此次車展來看豪車市場依然火爆。

這一趨勢在上海車展上的直接體現就是豪華車品牌的短兵相接,日系豪車品牌首先拉開戰幕,日產旗下豪車品牌謳歌不僅在本屆車展上全球首發了概念車SUV-X概念車,而且正式宣布了其國產計劃。而另一家已經公布國產規劃的日系豪車品牌英菲尼迪也在車展上公布,將于明年在中國實現本地化生產的兩款車型。另外,諸如沃爾沃、捷豹路虎等豪車品牌也紛紛宣布將加快了在華發展步伐。

面對新進入者的積極攻勢,國內豪車市場的現有領先者也不甘示弱,一汽-大眾奧迪推出了全新奧迪A3三廂版轎車和全新奧迪S3三廂版運動型轎車,發力極具增長潛力的高檔緊湊型三廂轎車市場。而寶馬汽車不僅展出了包括全球首發車X4概念車在內的多款重磅車型,而其高層也在車展現場承諾要繼續加大在中國的采購研發力度。而另一家解決了在華渠道頑疾的奔馳汽車也帶來了新一代E級長軸距轎車,借此迅速擢升市場份額的意圖不言而喻。

2)新能源汽車降溫

與之前兩年的車展有所不同的是,本屆上海車展上此前備受各大車企追捧的新能源汽車開始降溫,持有此觀點的參與者占比14%。

與近年國內車展頻頻聚焦新能源車不同,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帶來旗下新能源汽車的參展商明顯減少,而且大部分參觀者也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傳統燃油汽車上,特別是曾熱議的純電動車更是普遍降溫,除了比亞迪戴姆勒在展臺上推廣外,其他車企基本沒有把電動車作為亮點來推。

3)自主品牌多極化

往屆多為陪襯的自主品牌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集體發力,更具技術含量車型的展出也意味著自主品牌在新車研發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本次車展上,明顯可以嗅出自主品牌信心的增強。

從各自的重點展車來看,自主品牌渴望向上發展的趨勢明顯,北汽、上汽、比亞迪、長安等車企紛紛推出高端車型,逐步將價格滲透入合資品牌的傳統區域。而各車企展出的概念車也不再只是一副空架子,而是真正意義上未來量產車的原型。另外,自主車企更加注重細分市場,例如,東南汽車推出了首款兩廂車V6菱仕,廣汽傳祺面向A級車市場推出了GA3等,開始將觸角探到更細化的市場。

4)合資自主品牌發力

本屆上海車展前后,多家合資車企紛紛推出了各自的自主品牌車型,繼車展前夕華晨寶馬正式發布"之諾"品牌后,東風悅達起亞的"華騏"、一汽豐田的"朗世"以及廣汽豐田仍未命名的合資自主品牌也先后在上海車展現場發布,再兼之已經量產的廣汽本田理念發布全新一代理念S1車型,合資自主車型短時間內高密度集中亮相。

仍然頗具爭議的合資自主品牌再成業內關注的焦點,暫且不論是為了迎合政策還是自身下探市場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合資企業對合資自主的戰略布局已經被提上日程,面對合資自主品牌的發力,業內人士開始熱議其未來發展前景的問題。

5)首發車型亮點不足

首發車歷來都被看做是體現車展含金量的重要因素,在本屆上海車展上,首發車的數量并未讓人失望,多達110余輛,車企對全球最大新車市場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也體現了中國市場在全球汽車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但若細究便會發現亮點寥寥。

本屆車展上全球首發車雖號稱有111款之多,但其中更多的是自主品牌車型,而真正面向全球市場的首發車只有少數幾款且多為概念車。據了解,本屆車展上,跨國車企首發的車型只有28輛,其中不乏小改款車型,僅僅是廂型、發動機排量、外觀、配置等稍有改變的技術含量并不高的首發車,所謂全球首發車的成色并不太足。

6)車展呈展銷化傾向

本屆車展公眾日首日就有15萬人入場,刷新歷史紀錄。如此大規模的參展人數,在表明上海車展巨大吸引力的同時也從側面展現了消費者高昂的買車熱情,在國人購車剛性需求的驅動下,車展正在愈發呈現展銷化傾向。在我們的調查中,有14%的參與者認同這一觀點。

7)其他

另外,還有16%的參與者認為上海車展還有其他顯著的特點。在我們的線下采訪中就有專家指出,日系車企借車展的發動的大反攻也是本屆車展的一大特色。以豐田、本田、日產為代表的日系巨頭在車展上均表示要加快在華復蘇進程,并希望通過新車投放和車展營銷重獲消費信心。

本屆上海車展吸引了來自全球2000余家廠商參展,在眾多的參展商中,那家企業最能讓人印象深刻,本次調查的第二個話題就對此提出了設問。結果顯示,出于對中國車市巨大發展潛力的重視,各家主流車企都借助上海車展這個綜合展示自己實力的大舞臺各施其技、竭盡全力吸引觀眾,精彩程度都在伯仲之間,而其各自的受關注程度也大致相同,基本上平均分攤了參與者的選票。

憑借近2000萬輛的產銷規模,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同時也成為國內外車企逐鹿天下的熱土,如能更好的貼近中國消費者則可在未來的市場份額爭奪中搶占先機。上海車展作為國內規模與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車展,對于主流汽車企業而言,在這場盛宴中自不會甘于人后。對于仍以首次購車者居多的中國市場,他們不會放棄這樣一次宣傳自己品牌和產品的絕佳機會。兩年一屆的上海車展于21日正式開幕,盡管近兩年國內市場增速減緩,進入了平穩發展階段,但各大車企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并未降低,它們依然在通過車展十分積極地向中國消費者傳遞著各種新車與新的技術。

據悉,第十五屆上海車展共吸引了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家廠商參展,豐田、大眾、通用、寶馬、奧迪等車企巨頭無一缺席,展出整車1300輛,其中,全球首發車111輛、概念車69輛、新能源車91輛,車展入場人數預計將會達到80萬人次。本屆車展不僅在規模上"空前",更是在歷屆車展的基礎上提升了內涵,本次車展摒棄了許多炒作的內容,更多展現給消費者的是如何有效促進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正能量",回歸其作為辨析國內車市"風向標"的基本特性。

在當前越來越多的行業人士對近年來車展行業的浮躁表現出了憂慮的時候,這場回歸到"車是主角"的汽車界盛會又將透露出怎樣的市場新動向?企業又該如何理解這些新的趨勢并作出積極的應對呢?帶著這些問題,蓋世汽車網推出了最新一期的業內調查。

本次調查的第一個問題聚焦本屆上海車展所顯現出來的突出特點,結果顯示,業內人士對本次車展印象較深的方面有:

1)豪華車依然火爆

今年第一季度豪車市場的意外降溫(同比微增4%)引起了業內專家的熱烈討論,不過,對于多數豪車企業而言,面對突如其來的市場急剎車卻并沒有停止擴張的步伐,如何鞏固既有市場搶占更多份額成為當務之急。在我們的調查中,有16%的參與者認為從此次車展來看豪車市場依然火爆。

這一趨勢在上海車展上的直接體現就是豪華車品牌的短兵相接,日系豪車品牌首先拉開戰幕,日產旗下豪車品牌謳歌不僅在本屆車展上全球首發了概念車SUV-X概念車,而且正式宣布了其國產計劃。而另一家已經公布國產規劃的日系豪車品牌英菲尼迪也在車展上公布,將于明年在中國實現本地化生產的兩款車型。另外,諸如沃爾沃、捷豹路虎等豪車品牌也紛紛宣布將加快了在華發展步伐。

面對新進入者的積極攻勢,國內豪車市場的現有領先者也不甘示弱,一汽-大眾奧迪推出了全新奧迪A3三廂版轎車和全新奧迪S3三廂版運動型轎車,發力極具增長潛力的高檔緊湊型三廂轎車市場。而寶馬汽車不僅展出了包括全球首發車X4概念車在內的多款重磅車型,而其高層也在車展現場承諾要繼續加大在中國的采購研發力度。而另一家解決了在華渠道頑疾的奔馳汽車也帶來了新一代E級長軸距轎車,借此迅速擢升市場份額的意圖不言而喻。

2)新能源汽車降溫

與之前兩年的車展有所不同的是,本屆上海車展上此前備受各大車企追捧的新能源汽車開始降溫,持有此觀點的參與者占比14%。

與近年國內車展頻頻聚焦新能源車不同,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帶來旗下新能源汽車的參展商明顯減少,而且大部分參觀者也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傳統燃油汽車上,特別是曾熱議的純電動車更是普遍降溫,除了比亞迪戴姆勒在展臺上推廣外,其他車企基本沒有把電動車作為亮點來推。

3)自主品牌多極化

往屆多為陪襯的自主品牌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集體發力,更具技術含量車型的展出也意味著自主品牌在新車研發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本次車展上,明顯可以嗅出自主品牌信心的增強。

從各自的重點展車來看,自主品牌渴望向上發展的趨勢明顯,北汽、上汽、比亞迪、長安等車企紛紛推出高端車型,逐步將價格滲透入合資品牌的傳統區域。而各車企展出的概念車也不再只是一副空架子,而是真正意義上未來量產車的原型。另外,自主車企更加注重細分市場,例如,東南汽車推出了首款兩廂車V6菱仕,廣汽傳祺面向A級車市場推出了GA3等,開始將觸角探到更細化的市場。

4)合資自主品牌發力

本屆上海車展前后,多家合資車企紛紛推出了各自的自主品牌車型,繼車展前夕華晨寶馬正式發布"之諾"品牌后,東風悅達起亞的"華騏"、一汽豐田的"朗世"以及廣汽豐田仍未命名的合資自主品牌也先后在上海車展現場發布,再兼之已經量產的廣汽本田理念發布全新一代理念S1車型,合資自主車型短時間內高密度集中亮相。

仍然頗具爭議的合資自主品牌再成業內關注的焦點,暫且不論是為了迎合政策還是自身下探市場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合資企業對合資自主的戰略布局已經被提上日程,面對合資自主品牌的發力,業內人士開始熱議其未來發展前景的問題。

5)首發車型亮點不足

首發車歷來都被看做是體現車展含金量的重要因素,在本屆上海車展上,首發車的數量并未讓人失望,多達110余輛,車企對全球最大新車市場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也體現了中國市場在全球汽車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但若細究便會發現亮點寥寥。

本屆車展上全球首發車雖號稱有111款之多,但其中更多的是自主品牌車型,而真正面向全球市場的首發車只有少數幾款且多為概念車。據了解,本屆車展上,跨國車企首發的車型只有28輛,其中不乏小改款車型,僅僅是廂型、發動機排量、外觀、配置等稍有改變的技術含量并不高的首發車,所謂全球首發車的成色并不太足。

6)車展呈展銷化傾向

本屆車展公眾日首日就有15萬人入場,刷新歷史紀錄。如此大規模的參展人數,在表明上海車展巨大吸引力的同時也從側面展現了消費者高昂的買車熱情,在國人購車剛性需求的驅動下,車展正在愈發呈現展銷化傾向。在我們的調查中,有14%的參與者認同這一觀點。

7)其他

另外,還有16%的參與者認為上海車展還有其他顯著的特點。在我們的線下采訪中就有專家指出,日系車企借車展的發動的大反攻也是本屆車展的一大特色。以豐田、本田、日產為代表的日系巨頭在車展上均表示要加快在華復蘇進程,并希望通過新車投放和車展營銷重獲消費信心。

本屆上海車展吸引了來自全球2000余家廠商參展,在眾多的參展商中,那家企業最能讓人印象深刻,本次調查的第二個話題就對此提出了設問。結果顯示,出于對中國車市巨大發展潛力的重視,各家主流車企都借助上海車展這個綜合展示自己實力的大舞臺各施其技、竭盡全力吸引觀眾,精彩程度都在伯仲之間,而其各自的受關注程度也大致相同,基本上平均分攤了參與者的選票。

憑借近2000萬輛的產銷規模,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大國,同時也成為國內外車企逐鹿天下的熱土,如能更好的貼近中國消費者則可在未來的市場份額爭奪中搶占先機。上海車展作為國內規模與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車展,對于主流汽車企業而言,在這場盛宴中自不會甘于人后。對于仍以首次購車者居多的中國市場,他們不會放棄這樣一次宣傳自己品牌和產品的絕佳機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