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如何成為工程機械行業“領唱者”

時間:2013-04-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依靠本土蓬勃發展的市場需求,以科技創新為最明顯的特色,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

經濟前景的撲朔迷離并沒有給我國的工程機械行業帶來創傷。中國工程機械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約5800億元,我國工程機械銷售臺量和銷售收入居世界首位。

中國的機械設備銷售額相當于全球機械設備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據德國機械制造業協會估計,去年全球的機械設備銷售額達2.25萬億歐元,比前一年增加10%。整個歐洲的機械設備銷售額差不多占全球機械設備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全世界的機械設備有半數是亞洲生產的。

與人們傳統印象中的“中國制造”不同,工程機械行業一直是科技創新的領軍者。通過市場調研、對政策和大環境的準確把握,工程機械行業不斷調整產業科研方向,依靠自主創新步入了世界舞臺的最中央。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如何?怎樣保證科研投入?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開發出特色產品?如何面對高技術與高成本之間的矛盾?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特邀嘉賓:雒澤華(中國工程機械協會路面機械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蔣嵐(斗山工程機械中國銷售與市場高級副總裁)

我國工程機械銷售臺量和銷售收入居世界首位

主持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處于世界上什么水平?

雒澤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銷售收入從2006年的1620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大約5800億元;2007年我國工程機械銷量超越歐、日等國后,2009年我國工程機械銷售收入又躍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國工程機械銷售臺量和銷售收入均居世界第一。

主持人: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如何?自主創新意識強不強?

雒澤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自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依靠本土蓬勃發展的市場需求,以科技創新為最明顯的特色,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歷年來取得的“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創新成果不勝枚舉,同時,在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方面成績斐然:我國自行研制的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轉自升塔式起重機、世界最長101.82米臂架混凝土輸送泵車以及世界首臺碳纖維臂架泵車、1000至2000噸級履帶起重機、12噸大型裝載機、510馬力推土機、額定起重量46噸叉車、最大直徑11.22米泥水平衡盾構機、220噸電動輪自卸車、55立方米露天礦用挖掘機、高速鐵路成套設備等一大批產品的性能指標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可以說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最不為人注目的角落,依靠自主創新開拓出了一片廣闊天地,并逐步進入了世界舞臺的最中央。

技術力量是企業未來最優質的資產

主持人:我國企業的科技創新遇到過哪些問題,投入一般是多少,是否能有相應的效果,比如市場的銷量業績?依據您的經驗來看,科技研發是和國內的高校院所合作,還是企業自己進行比較好?

雒澤華:自機械工業部撤銷以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的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完全是以市場需求為驅動、以企業投入為主體的。也有許多企業在與國內的高等院校合作開展研究,但是高校中開設工程機械相關專業的還不是特別多,高校的研究與企業結合部分還有待更有力地推動。關于效果以及業績舉例那就太多了。

蔣嵐:研發和科技成果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命脈。斗山工程機械擁有強大的全球一體化研發中心。我相信,把環境、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必定會提高商業企業價值的信念,積極開發符合低碳排放綠色發展要求的高效能源產品,并通過節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努力增強員工及其家人的健康。

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只有確保了技術力量,才算是確保了能夠為未來買單的最為明確的資產。2012年,斗山工程機械對原本分散的各個不同業務部門運營的質量、R&D部門進行整合重組,創建了直屬于CEO的質量總部和技術總部,為確保質量競爭優勢,借此不僅可以期待由研發組織的整合所帶來的協同效應,而且還可以期待由全球水準的體系化的品質系統所帶來的全球品質戰略的實施。

斗山工程機械通過不斷投資研究開發,核心產品的固有型號等,一直努力提高產品開發能力。以斗山技術院和各部門研究開發組織為中心的專業研究人員們致力于開發高性能的優質產品、環保型產品、高附加價值產品以及下一代新產品。斗山工程機械每年都持續不斷增加對工程機械的研發投資。

研發應做到未雨綢繆

主持人:我國的企業和科研院所是怎樣針對市場進行創新的,有沒有成功的例子和方法,得到了哪些啟示?

雒澤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的科技創新完全是來自于市場需求和企業發展動力,比如最簡單的:國內大規模建設需要混凝土泵送設備,中聯重科、三一等企業投入去研發,逐漸將當年的普茨邁斯特、施維英甚至最早的俄羅斯的紅象泵擠出了中國市場,而且還開發出了更有技術特點、更先進的泵送設備……在高速公路建設市場、水電水利、高鐵建設等市場都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最早中國企業生產不了,關鍵急需的建設設備依賴進口或外資企業,后來逐漸我們能夠自主生產,再后來中國產品超過國外產品……得到的啟示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堅持自主創新,打造精良中國裝備來裝備中國,進而逐鹿全球市場。

主持人:市場不斷給科技和研發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也應適時調整研發方向。在這方面怎樣做到未雨綢繆?

蔣嵐:現在我國對清潔生產、環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也應針對這一大的趨勢進行不斷的調整,適應政策和市場的需求。斗山工程機械確立了能夠提前應對當地客戶的產品環境標準的要求體系,按照不同的業務部門,集中開發符合國際頂尖水準的環保型產品,提升客戶滿意度。為了積極地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斗山工程機械制定了比法定基準更低的執行標準進行管理(比法定基準減少20%以內)。另外對現場的大氣環保設備進行全面保修,強化管理。當然這之中也有環保和利潤的矛盾。舉例來說,為了應對2011年7月美國和歐洲出臺的2012年產業專用排放標準,斗山工程機械完成了工程機械設備專用Tier4Interim發動機的開發,達到所有美國和歐洲的產業專用排放標準。采用這種新型發動機,可以有效改善燃料效率、功率可以提高30%—50%,但也因為技術創新需要大規模投資,發動機成本也不得不增加到原來的2—3倍。但我們認為這些是值得的,因為這是大勢所趨。

原文地址:http://www.tangongye.com/news/NewShow.aspx?id=10810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