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天津渤大硫酸構建循環發展產業鏈
天津渤大硫酸工業有限公司以發展循環經濟、打造企業發展產業鏈為目標,采用高新科技制酸工藝,消化濱海新區大港石化煉油副產物硫黃,使整個產業鏈實現廢氣、廢液、廢渣零排放;用制酸副產蒸汽替代燃煤發電,并全部滿足生產所需,綜合萬元GDP不僅不耗能,反而貢獻0.33噸標煤能源。
位于天津濱海新區大港石化產業園區的渤大硫酸工業有限公司,投產初期就從循環經濟出發,圍繞園區上下游企業所需原料和產品,開發研制新品,不斷延伸產業鏈,實現節能減排。據介紹,該公司投產7年來,累計吃掉煉油脫硫副產物硫黃47萬噸,節約標煤3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和煙塵排放79萬噸,為濱海新區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和空氣質量達標創造了條件。
以往不被看好的石化煉油脫硫過程產生的副產物硫黃,在這里成為制酸原料。硫酸生產過程屬于放熱反應,每年產生的25萬噸蒸汽除了全部滿足企業自備電站發電和生產自用所需外,70%供應園區其他企業作為動力能源和冬季采暖,降低了園區單位GDP的能耗損失。針對近年市場對多品種硫酸及其相關產品需求量加大的實際情況,該公司先后投入4000余萬元,研制開發出年產6萬噸精制酸、三氧化硫等10余個新產品。
目前,該公司年產22萬噸硫酸的二期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該項目利用低溫余熱回收技術,每噸硫酸可多產蒸汽0.5噸。預計投產后,可消化大港石化副產物硫黃總量的70%,全年副產蒸汽將替代園區全部燃煤鍋爐供熱。此外,以硫酸、蒸汽及三氧化硫為原料的年產1500噸AK糖(乙?;前匪徕洠?、5000噸甜蜜素、電子級鹽酸等項目也正在立項建設之中。這些項目建成投產后,將使公司在區域內與其他企業形成循環發展產業鏈。
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公司產品結構得以調整,節能減排工作不斷升級,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統計,該公司去年實現產值1.45億元,上繳利稅2000萬元;帶動了與硫酸產品關聯的利安隆、法國特密高、米高化工等國內外知名化工企業入區投資發展,實現了區域產業鏈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