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可能成為世界上使用工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

時間:2012-12-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機器人可以提高能效,執行連訓練有素的工人都不可能勝任的復雜操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口和經濟基本條件的轉變: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正在減少,造成勞動力成本螺旋式上升。據總部位于法蘭克福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到2014年,中國可能成為世界上使用工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

中國有很多理由歡迎工業機器人。機器人可以提高能效,執行連訓練有素的工人都不可能勝任的復雜操作。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口和經濟基本條件的轉變: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正在減少,造成勞動力成本螺旋式上升。據總部位于法蘭克福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到2014年,中國可能成為世界上使用工業機器人最多的國家。

香港中國勞工通訊發言人杰夫·克羅塞爾說:“現在去工廠工作的年輕人較少。所以工資上升了,工廠很難雇到熟練員工。難怪中國會更強調生產自動化。”

中國日益富裕,加之實行計劃生育,這對勞動力人口造成很大影響。醫療條件的改善使老一代人活得更久,而獨生子女政策實際上限制了年輕人口的增長。在2000年,平均每一個60歲以上的中國人,就有6名工作年齡人口支持,人口專家預測,再過20年,這個數字將下降到只有兩名。

為了養家,中國年輕人別無選擇,只能去尋找需要技能的高薪職位。他們的文化水平比上一輩人更高,對簡單裝配工勞動不太感興趣。而機器人可以填補他們留下的缺口。

據《中國日報》稱,中國仍處于國際機器人排名的低位。去年,中國平均每1萬名工人使用21臺機器人,而全球平均水平是55臺。日本平均每1萬名工人使用339臺機器人,德國是251臺。

這種情況正在改變。臺灣制造業巨頭富士康公司計劃在3年內,使本公司的工業機器人從1萬臺增至100萬臺。中國官方也公開表態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據中國媒體報道,上海市政府稱機器人是“一大產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也強調“升級設備和技術”的必要性。

政府看到了潛力,中國公司也產生了動力。上海的新松機器人公司的一名員工說:“中國有必要資助本國公司改善其設備制造,確保本國公司能與外國技術競爭。”這位員工說,新松公司迄今尚未收到上海政府的補貼,但有一筆協議在商談中。

即便是在工廠之外,機器人也在大量擴散,其中許多都是土生土長的。中國的國防科技大學歷時十多年研究,于2000年推出該國首臺兩足步行機器人。它被中國媒體譽為技術突破,但其笨拙的表情及難看的突出關節,在技術先進的日本遭到網民取笑。

中國農民吳玉祿2009年聲名鵲起,因為他制造了能拉黃包車、攀墻和點煙的機器人。路透社報道稱,當地一家電視臺稱他為“中國最聰明的農民發明家”。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