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智能電網建設速度加快 總投資額超過2萬億元

時間:2012-11-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由于中國在智能電網的建設進度領先全球,有關智能電網的的標準提案,也漸漸得到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同。截至目前為止,國家電網在國際上率先制定并發布了包括7個技術領域、28個技術專題和137項關鍵設備(系統)的「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研制規劃」,成為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發展的指南

在中國目前正積極投入的物聯網產業相關應用中,投資超過人民幣千億級的領域分別是智能電網、智能醫療、智能交通,其中又以智能電網智能化投資額最多,高達人民幣2,000億元,更因此成為全球投入智能電網最積極的地區之一。

中國目前已建成110千伏至750千伏智能變電站65座;建成并投運了覆蓋26個省市的243座標準化充換電站和13283個充電樁;投運11套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在15個省完成輸電設備狀態監測系統主站部署;已有9769萬使用者實現了用電信息自動采集;已在23個城市核心區建成智能配電網;已建成28個智能用電社區,服務平臺覆蓋3.5萬使用者。

由于中國在智能電網的建設進度領先全球,有關智能電網的的標準提案,也漸漸得到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同。截至目前為止,國家電網在國際上率先制定并發布了包括7個技術領域、28個技術專題和137項關鍵設備(系統)的「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研制規劃」,成為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發展的指南。該規劃有效引導電力裝備制造企業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推動其轉型升級。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部副主任沈江指出,目前已有60項關鍵設備研制成功,并在試點工程中得到成功應用。

總投資額超過人民幣2萬億元

根據中國大陸國家電網的規劃,中國大陸智能電網建設將分為三個階段,2009~2010年為規劃試點階段,主要是制定發展規劃、技術和管理標準,進行技術和設備研發,以及各環節試點工作;2011~2015年為全面建設階段,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重大突破和廣發應用;2016~2020年為引領提升階段,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TRI)的估計,中國大陸在十二五期間的電網總投資(國網+南網)將超過人民幣2萬億元,其中智能化投資占比將會快速增加,從2010年的7.5%,上升到2015年的20.1%,未來5年智能化投資復合增速達到32%,主要以建造智能電表及充電站此類基礎性設施為主。

而在智能電網應用發展速度方面,其中的輸電、變電及配電的物聯網應用啟動時間最快,也是十二五期間的主要建設方向,三者之中又以智能變電環節投資力度最大。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智能電網處處長林弘宇指出,國家電網目前已經累計安排了287項試點項目,其中建成投產的項目達到243項,投資約750億元。根據國家電網的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在智能化建設方面投資人民幣2860億元,預計將帶動社會總產出增加約11,400億元。2012年將建設17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163座充換電站和910臺交流充電樁、1329座智能變電站,改造智能變電站132座,在26個省級公司推廣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建設8個省級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推廣應用3700萬只智能電表。

智能電表市場競爭激烈

隨著中國智能電網的建設速度加快,也因此帶動相關產業及應用的發展。如清潔能源發電,智能電網建設將大幅度提高電網接納間歇性清潔能源發電能力,是清潔能源發電進一步快速發展的前提;清潔能源發電設備制造,如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材料產業,如光電轉換材料、儲能材料、絕緣材料、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等;電網設備制造產業,如新型電力電子器件、變壓器等;信息通信、儀器儀表、傳感、軟件等;新能源汽車產業。此外,智能電網還涉及家電等消費類電子產業。

以智能電表市場為例,自從2009年國家電網智能電表招標以來,業者之間的競爭就相當慘烈,但從國家電網前三批的招標結果顯示,各企業均受益于今年以來智能電網升級帶來的智能電表需求。如7月公布的國家電網第二批電表采購,其中智能電表共招標2562.4萬臺,成長54.86%,創智能電窗體批次招標量最高紀錄。而8月底最新公布的第三批電表采購公告顯示,該批次智能電表招標總量為1648萬只,成長幅度雖有小幅下滑,但仍維持相對高位。

能否提供國際合作機會

中國雖然積極投入智能電網的建置,但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有待克服。尤其是體制方面的問題,如智能電網中的電力互動與需求側響應環節,都必須牽涉到電價,但目前中國電價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所屬的價格司掌控,并不能說變就變。

此外,IEEE2030專項小組聯合主席、電力系統網絡安全專家SamSciacca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智能電網仍然需要一個全球統一的標準,才能使得全球的嶄新的一些技術、商業和各方面的交流,能夠在共同的情況下進行更好的促進商業和貿易,中國的智能電網技術及市場,若能對全球業者提供更多的合作及開放機會,才會有助于智能電網在中國大陸乃至于全球的建構過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