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廣東擬“十二五”完成1萬億軌道交通投資

時間:2012-11-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雖然總投資近2萬億,但這是所有項目的投資總數,五年間投資1萬億,平均下來一年2000億左右,是比較合理的。但對廣東來說,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仍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廣東省政府近期印發《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二五”規劃》,擬定“十二五”時期安排交通運輸重點建設項目189項,總投資約19838億元,“十二五”時期計劃完成投資約10671億元。

城市軌道交通和城際軌道交通是其中的重要內容。未來廣東將重點加快廣州、深圳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使兩大中心城市能基本形成通達性強、服務水平較高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

2萬億投資
 
按照規劃,到2015年,全省軌道交通營運里程將達4000多公里;3年后廣東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計劃將達到6500公里,且今后每年將建設5000公里農村公路。
 
在城際軌道方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廣鐵集團獲悉,目前國內最大的城際軌道交通項目——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絡建設正全面提速,除已建成2條線路外,9條線路在抓緊建設或近期開建。其中廣清線、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南站段、穗莞深線新塘至洪梅段、佛莞線、穗莞深線新塘至白云機場(600004,股吧)段、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將于近期開工。
 
在廣東省社科院珠江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看來,雖然總投資近2萬億,但這是所有項目的投資總數,五年間投資1萬億,平均下來一年2000億左右,是比較合理的。但對廣東來說,大規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仍需要解決很多問題。
 
成建三說,目前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網已十分密集,廣東應該引導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向珠三角以外的地方擴散,大量建設資金集中在珠三角,會使得該地區的各種資源密集度越來越大,從而拉大珠三角和非珠三角的差距。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孔令斌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經濟、人口等方面的資源,但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嚴重滯后,對城市群而言,要將原來以公路為主的交通轉到以軌道交通為主的交通上來,否則將來城市群內部的集約發展就會成為問題。
 
“以地養路”
 
海量的交通基礎建設,錢從何處來?目前包括廣東在內的很多地方,都在大力鼓勵民營和社會資本進入交通運輸領域,但軌交等基礎設施回報率低,對民資吸引程度有限。
 
特別是,在大規模城際軌道建設方面,目前除干線鐵路及延伸線外,全國新上區域性地方城際鐵路,鐵道部原則上都不再投資,改由省一級主導其融資、建設及商業運營。為解決建設資金問題,有些地方開始通過盤活鐵路周邊的土地資源,實現“以地養路”。
 
年初廣東印發的《關于完善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沿線土地綜合開發機制意見》就提出,按照珠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要求,采取公交導向型(TOD)開發模式推進土地綜合開發,打造一批“城市綜合體”。在收益方面,土地綜合開發的凈收益按補虧責任由各有關方共享,并應首先用于彌補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及運營的資金缺口,支持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
 
這一方式被稱為“以地養路”,也即利用鐵路周邊的土地開發作為回報,來激勵地方城際鐵路的建設。開發范圍是以城際軌道站場為中心、半徑800米左右用地為基礎,結合相關情況劃定規劃范圍。
 
為了進一步明確城軌所設地市的責任,廣東省近期印發的《珠三角城際軌道站場TOD綜合開發規劃技術指引(試行)》明確,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城際軌道站場所在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是單個站場TOD綜合開發規劃編制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規劃編制的組織、論證及經費安排等工作。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