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有消息稱,我國正在醞釀扶持光伏企業的政策出臺,總額度超過700億元的工程也將隨即啟動,多項措施旨在開啟國內光伏發電市場、扶持光伏產業。
本周,財政部、工信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在河北保定召開會議,商討如何幫助光伏企業度過“寒冬”。財政部的官員在會上介紹,下個階段將進一步加大對金太陽示范工程的支持力度,從點、線、面多個方面結合來擴大國內光伏應用的規模。
金太陽示范工程是我國一直以來對光伏產業進行補貼的一個項目。而所謂的點線面,點是指工業園區鼓勵一些企業自發自用,線是指鼓勵教育衛生系統擴大光伏的應用,面就是指鼓勵部分的市縣乃至省一級大規模的來實施金太陽第二批的示范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09年我國的金太陽示范工程開始啟動,在近期可能會啟動第二批的示范工程。目前各個省級的財政部門已經發文要求上交今年第二批金太陽示范工程的申報材料,可能隨即就會啟動。
此外根據國家能源局的官員透露,與以往的金太陽工程在建設期間就給予企業一次的投資補貼的方式不同,示范區的項目將采取固定的電價,并以以及的發電量來計算補貼的金額。根據南方日報的預測,這一輪涉及多個部委和相關企業的扶植政策的啟動,預計整個投資額度可能會高達700億元。
繼9月份歐盟對華光伏產業提出反傾銷之后,近期歐盟在向WTO提出反補貼的調查,這也意味著我國光伏產業將遭到史上最嚴重的雙反的調查。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光伏組件的產能占到全球實際生產量的70%以上,產能過剩,其中60%是輸往歐洲市場。涉及出口的金額超過200億美元。
今年9月歐洲發難之后,10月份美國政府也對我國電池板做出了反傾銷和反補貼的征稅,這就讓中國的企業更加是雪上加霜。其實歐美的發難也是和自身的產業發展現狀有關。應該說整個全球的市場都在縮水,受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整個產業都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部分國家還減少了上網電價的補貼,導致光伏企業運營困難等問題的出現。
商務部官員表示,一些國家光伏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一味的尋求貿易保護,濫用貿易救濟的措施,使得全球的整個產業正在經受一場挑戰。有國際專家也表示,當前全球化日益加深,更應該警惕這種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避免重蹈覆轍,各國應該加強在光伏產業等等技術研發,包括產業進步還有規模的降低、成本降低等方面來共同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問題。
當然,如果歐美國家采取比較嚴苛的壁壘的政策,那么在適當的時候我國也可以研究出臺一些反制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