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風電第一大國”的繁華中 風電企業的無奈

時間:2012-09-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當觀察者吶喊著風電“驕人”的并網數字而沾沾自喜,準備趕超歐美成為風電第一大國時,風電企業家們卻正在為越來越糟糕的財務報表焦頭爛額。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當觀察者吶喊著風電“驕人”的并網數字而沾沾自喜,準備趕超歐美成為風電第一大國時,風電企業家們卻正在為越來越糟糕的財務報表焦頭爛額。

據了解,截至6月,中國并網風電達到5258萬千瓦。國家電網調度范圍達到5026萬千瓦,六年年均增長87%;太陽能發電的并網容量達到251萬千瓦,同比增加5.4倍,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與此同時,風機、光伏電池和組件產量也已居世界第一。然而,裝機容量的快速增長,不僅沒有帶來風電企業業績的高速增長,反而卻是深陷泥潭難以自拔。

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組織制定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也于近日正式發布,其中特別指出,“十二五”期間將加強海上風電建設。在江蘇、山東、河北、上海、廣東、浙江等沿海省份,建成一批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以帶動海上風電技術進步和裝備配套能力的提升。

政策支持無疑是風電企業的一粒救命丸,然而“政策支持海上風電也不一定能發展起來。”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告訴記者,目前我們還沒有掌握關鍵技術。對風電企業而言,無疑又是一盆冷水。作為風電低端設備制造商,中國的風電企業該何去何從?

風雨飄搖

風電企業的慘淡從其201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就可窺見一斑。8月28日,華銳風電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業績,上半年實現收入30.86億元,同比減少42.0%。公司實現凈利潤2500萬元,同比下滑96.0%,而每股紅利僅為0.01元。上半年,公司的1.5兆瓦和3兆瓦的毛利率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無獨有偶。金風科技的上半年業績也可謂是捉襟見肘。8月25日,金風科技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業績,上半年實現收入3483百萬元,同比下降32.9%。公司實現凈利潤7200萬元,同比減少83%。每股紅利則略高于華銳風電,為0.03元。

兩大風電設備制造龍頭,營業收入均比去年同期下降超過30%。第一證券分析師何本虎認為,雖然有產品價格下降因素影響,但是行業性的低迷決定了結算數量下降,進而導致收入下降。其實,風電行業性低迷并非是2012年偶然出現。早在2011年,1763萬千瓦的風電裝機容量,就已經帶來了行業規模的同比下降,下降幅度約為5%。

不過,華銳風電與金風科技雖然表現類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據了解,華銳風電1.5兆瓦產品的收入下降幅度接近80%,遠遠超過金風科技44.5%,而3兆瓦的產品成長非常快速,為1890百萬元,規模也遠遠超過金風科技,金風科技還停留在2.5兆瓦產品的生產階段。

此外,華銳風電的毛利率,以及毛利率下降幅度也均高于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的毛利率為7.0%,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7%。而金風科技的毛利率為13.8%,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4%。

不過,華銳風電明顯比金風科技“偏科”。金風科技1.5兆瓦的產品毛利率高達10.8%,甚至都高于其2.5兆瓦的產品,而華銳風電1.5兆瓦產品毛利率僅為2.7%,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6.9%,而3兆瓦產品的毛利率也僅為9.7%,還略低于金風科技1.5兆瓦的產品。目前的毛利率水平已經低于2007年,更無法達到2009-2010年的高點了。

毛利率的大幅下滑換來了更多的訂單。金風科技在手訂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而華銳風電的訂單數量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營業收入、利潤都在下降,唯獨訂單數量是呈現上漲的跡象。

風電零部件制造商,也未能獨善其身,因為整機制造商的業績下滑而同樣出現了大幅下降。數控機床軸承制造商天馬股份(5.73,0.08,1.42%)的2012年度中報顯示,公司實現收入13億元,同比下滑22.25%,實現凈利潤為1.53億元,同比下滑45.48%。

相比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等龍頭企業,明陽風電、湘電股份(5.63,0.08,1.44%)、聯合動力等后起之秀的訂單增長更為迅速。據了解,明陽風電的裝機容量從1642兆瓦提升到了2847兆瓦,湘電股份的裝機容量從507兆瓦提升到了712兆瓦,聯合動力則從1050兆瓦提升到了1177兆瓦,均呈現了平穩增長。但是,無一例外,這些風電企業的營業收入和毛利率都在下降,正因越來越多競爭者的加入,讓風電市場未來的競爭更加激烈。

觸角旁伸

面對著毛利率的不斷下滑,以及愈演愈烈的競爭格局,風電企業到底該何去何從?李俊峰給出的答案是,企業想要在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做到三點:“第一是國際化,第二是技術制高點,第三是市場份額。現在市場份額有一定的基礎了,但是國際化沒有做到。還沒有走出國門,在國外市場所占份額還很小。”

不過,在中國的風電市場上,已然出現了一道亮麗的風景:明陽風電進軍碳纖維領域。明陽風電這支后起之秀,在2012年屢次被推向風口浪尖。

8月初,就在明陽風電宣布將與印度信實集團共同開發印度2500MW風電項目時,就曾一度爆出其將并購世界風電行業老大——丹麥維斯塔斯公司(Vestas)。當時,投資者無不期待這緊隨吉利收購沃爾沃的第二場“蛇吞象”的大戲。不過,此事最終不了了之。

日前,明陽風電又將和全球最大碳纖維生產企業美國卓爾泰克公司合作,在中山設立亞洲首個碳纖維生產基地。該碳纖維項目首期投產后,年產量將達到5000噸,二期達產后將超過1.5萬噸。

據了解,碳纖維是一種性能優異的新興材料,比重不到鋼的1/4,但復合材料抗拉強度是鋼的7—9倍,在工業、工程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而明陽風電的合作方卓爾泰克,則是全球碳纖維產量最大的生產廠家,也是全球工業應用中大束碳纖維的領軍企業,該項目將成為卓爾泰克進入中國的第一個項目。

明陽風電進軍新材料,雖然看似無奈,但是不能不認可其明智之舉。雖然在葉片、風機等風電設備制造中,新材料的用量很少,但卻是非常關鍵。如道康寧大中華區總裁張康明所言,產品加入新材料之后能夠增強產品的使用壽命,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不過,在這一方面,走在前列的大多是跨國企業,國內企業甚少涉及關鍵的新材料生產,即便有所涉獵,也是跟在跨國公司之后亦步亦趨,鮮有超越。明陽風電此次涉獵碳纖維領域,既為自身開拓了一個新局面,也顯示了產業的高利潤點所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