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經濟性逐漸顯現與出口受阻的背景下,政府出臺了《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通知》,我們認為這是綱領性文件,光伏的分布式應用將在政策的刺激下得到大規模的發展。
近日,《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通知》出臺,其中重要內容如下:
首批示范區在若干城市相對集中安排,每個省(區、市)申報支持的數量不超過3個,申報總裝機容量原則上不超過50萬千瓦;對示范區的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單位電量定額補貼政策,對自發自用電量和多余上網電量實行統一補貼標準;電網企業要配合落實示范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接入方案并提供相關服務,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請各省(區、市)能源稱主管部門于2012年10月15日前上報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實施方案。
政策的出臺,將會對備受困境的光伏行業形成什么樣的影響呢?
1、國內光伏的分布式應用大發展拉開序幕
此政策的出臺標志著光伏的分布式應用大發展拉開序幕。根據此規劃,我們能獲得三點重要信息:
1、“十二五”期間首批示范區的光伏裝機上限將達15GW;這與《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規定的10GW以上基本接近;
2、此次示范項目將執行度電補貼,有別于以往的金太陽項目,這將督促光伏項目的持續運營,防止項目僅僅為了獲得補貼而偷工減料的投機行為;
3、強調讓電網配合,解決并網問題。以往的分布式最大的問題是并網,多余電力無法上傳導致項目的盈利受到影響,此政策將重點強調解決這一問題,將電網納入監管層,計量上網電量,配合項目的運營。
我們認為此政策類似于去年西部電站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標桿上網電價政策,關于裝機規模、補貼額度等將在后續出臺更為明細的政策,標志著光伏分布式應用拉開了序幕。
在此政策的前后,其實下令亦出臺了一系列的有關分布式應用的其他相關政策,它們分別是:
2012年7月6日《關于申報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產業園區的通知》:十二五期末城市新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到6%以上,城市累計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大于20MW。
2012年9月12日《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00萬千瓦以上,年發電量達到250億千瓦時。重點在中東部地區建設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
今年首批金太陽項目1.709GW,第二批金太陽2GW可能近期出臺。
2、分布式應用大發展的驅動力:經濟性拉動與外需受阻的推動
2.1光伏在工商業建筑的分布式應用具有先天優勢
之所以光伏的分布式會得到大力的推廣,這是因為光伏發電的在工商業建筑上的分布式應用具有先天優勢。
與居民用電不同,工商業用電主要也是白天,基本與光伏發電的峰值匹配,這樣就不需要進行儲能,也不需要電網進行調峰,避開了高額的成本和電網阻撓的借口,可以完全即發即用。
另外,我國工商業電價的特點也適合發展光伏,我們以浙江省的銷售電價為例:
1、工商業類電價最高。我國與國外主流國家相反,工商業電價是高于居民用電以及其他類型的電價的,也遠高于水電、火電的上網電價;
實行分時電價,高峰電價期正是光伏發電高峰期。高峰時段8:00-11:00、13:00-19:00正是光伏的發電高峰期,而這時的電價是要高于平時電價的。
2.2經濟性是前提,工商業平價已經臨近
分布式之所以在這個時點能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經濟性是重要的前提。隨著組件和逆變器價格的快速下滑,當前的系統成本已經從2010年的30元/瓦、2011年的10-20元/瓦下降到目前的8-10元/瓦。
由于系統成本快速下降,單瓦所需補貼也逐漸減少,去年基本的補貼為9元/瓦,2012年上半年已經降為5.5元/瓦,我們預計2012年第二批約為3元/瓦左右。
單瓦補貼的大幅縮減支撐了在相同補貼金額的情況下,可以補貼更大的安裝規模。近幾年關于分布式的光伏項目補貼金額都約為100億元,而補貼規模卻是成倍上升。
根據我們的測算,工商業建筑即將進入平價區間,即不需要任何補貼,光伏的項目也能獲得合理的回報率。詳見《工商業平價來臨,分布式應用大發展》2012年9月7日關于中國市場的分析部分。這預示著,一旦電網放開限制,分布式的應用前景將是無限的。
2.3出口受阻是催化劑,消化產能還需國內市場
國內市場得到政策鼓勵而大發展的另外一個大背景是,國外市場的全面受阻:美國雙反、日本壁壘高企、歐盟反傾銷、印度反傾銷。打開國內市場迫在眉睫。
2011年,國內組件產能28GW左右,產量20GW左右,而國內僅消化了2GW左右,其他90%的產品都出口到國外,歐洲又占了大部分。
2012年9月6日,歐盟反傾銷立案,逼迫政府不得不加大國內市場的扶持力度近期很多政策都在歐盟反傾銷立案之后陸續出臺。
投資建議
在經濟性逐漸顯現與出口受阻的背景下,政府出臺了《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通知》,我們認為這是綱領性文件,光伏的分布式應用將在政策的刺激下得到大規模的發展。
建筑光伏施工企業受益
分布式應用大發展之后,最受益的首先是建筑光伏的施工企業:興業太陽能、金剛玻璃、精工鋼構與泰豪科技。
興業太陽能:公司光伏建筑一體化項目上半年完成40MW的安裝,該塊業務實現收入與毛利70%以上的增長,目前尚有105MW的為客戶安裝的訂單,另有61MW的自主投資運營的項目,下半年的安裝規模將增長得更為快速。(不考慮今年第二批的金太陽項目)。
金剛玻璃:公司旗下的高強度單片銫鉀防火玻璃憑借優良的耐火性能、耐候性能和通透感等優點,自面世之初即呈現旺盛的銷售勢頭,目前已占據國內50%以上的高端防火玻璃市場份額。隨著我國防火玻璃總需求的不斷擴大,以及消費者對防火玻璃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該公司防火玻璃的產量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亟待擴大產能。本次高強度單片銫鉀防火玻璃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建成后公司防火玻璃年新增產能60萬平方米,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將大幅提高。根據中國建筑(601668)材料工業規劃研究院《高強度單片銫鉀防火玻璃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申請報告》測算,項目達產后的年平均銷售收入約1億元。另外,隨著國家一系列推進光伏產業發展政策的出臺,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作為新型的環保能源將得到長足的發展。本公司自主研發的雙玻璃光伏建筑組件是主要采用高強度單片銫鉀防火玻璃作為基片,集發電、隔音、隔熱、防火,安全防護為一體的多功能新型建筑材料,而且本公司具有多年的玻璃幕墻工程施工經驗,能夠將光伏玻璃產品與建筑幕墻進行有機的集成,這就決定了該公司的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具有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
精工鋼構:公司主要從事輕型、高層、空間大跨度建筑用鋼結構工程的設計、施工、安裝,承包境外鋼結構工程和境內國際招標工程,承包境外上述工程的勘測、咨詢、設計和監理項目。近年來面對宏觀經濟的不景氣,公司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在“引領需求、集成創新、整合資源,實現規模與效益齊飛”的戰略思路引導下,一方面繼續鞏固在鋼結構行業的競爭優勢,同時加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公司于今年6月份發布公告稱,公與中節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書》。同時,為了進一步緊密雙方的戰略友好伙伴關系,促進公司和中節能太陽能的共同發展,公司通過對蘇州中節新能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投資4,000萬元人民幣,間接參與中節能太陽能最近進行的一輪融資計劃。對此,業內專家指出,光伏建筑市場是公司未來拓展的主要新興市場,2011年公司通過收購亞洲建筑系統有限公司100%股權和收購上海精銳金屬建筑系統有限公司15.36%的股權方式,全資控股上海精銳金屬建筑系統有限公司及諾派建筑材料(上海)有限公司,為公司開拓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打下基礎;中節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為國內最大的太陽能電站投資運營商,是國內光伏電站運營行業的標桿企業,公司現已和多個海外國家開展了太陽能項目。目前公司已建電站310.18MW,占全國光伏發電裝機總量的20%,2012此次與中節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能夠借助其在國內光伏電站市場優勢為公司帶來實質性的業務驅動,標志著公司光伏建筑業務取得階段性進展。
逆變器領域大有所為
此次政策的實施,除了建筑光伏的施工企業受益外,處于行業鏈上游的逆變器子行業亦將大受所益。在這一領域,我們重點提醒投資者關注陽光電源。
陽光電源:公司的逆變器出貨量占行業的30%左右,是國內逆變器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的看點在于價格企穩后,出貨量的大幅增長,我們維持公司的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