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0日,《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正式公布,記者了解到,智能制造裝備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被寫入規劃。規劃指出,2010年,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實現了約1.6萬億元銷售收入,約占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的8%左右。到2015年,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要超過6萬億元,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15%,而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銷售收入要在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25%。
而在《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則對“工業機器人”有專門的闡述:攻克工業機器人本體、精密減速器、伺服驅動器和電機、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共性技術,自主研發工業機器人工程化產品,實現工業機器人及其核心部件的技術突破和產業化。
據工信部裝備司副巡視員李本建介紹:國家下一步的發展思路,將發展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以高端裝備制造業重大產業長期發展工程為平臺和載體,系統推進智能技術、智能裝備和數字制造的協調發展,實現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跨越。具體分兩步進行:第一步,2012~2020年,基本普及數控化,在若干領域實現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化,為我國制造模式轉變奠定基礎;第二步,2021~2030年,全面實現數字化,在主要領域全面推行智能制造模式,基本形成高端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優勢。
毫無疑問,國家對智能制造以及工業機器人產業予以了大力的支持,但行業中比較普遍的反映集中在具體產業政策的出臺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執行副會長蔡惟慈介紹說,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部門的粗略統計分析:2010年我國進口機器人2.34萬臺/5.28億美元,進口數量比上年增長130%,進口金額比上年增長69%;貿易逆差4.7億美元。2011年進口機器人3.8萬臺/8.66億美元,進口數量又比上年增長62%,進口金額比上年又增長了64%;貿易逆差上升到7.35億美元。由此可見,工業機器人的增長速度大大快于機械工業全行業的平均水平。在這一大背景下,機器人的需求前景無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因此呼吁國家出臺有關工業機器人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