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中國自動化市場總結及 2024 年展望

文:傳動網2024年第二期

導語: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變化的當下,自動化行業正面臨 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產業 升級需求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構給自動化市場帶來了不確 定性;另一方面,技術進步、國產替代趨勢以及產業地理 轉移也為自動化行業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在這樣一個復 雜多變的環境中,洞察市場趨勢,把握行業動態成為企業 制勝的關鍵。

       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變化的當下,自動化行業正面臨 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產業 升級需求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構給自動化市場帶來了不確 定性;另一方面,技術進步、國產替代趨勢以及產業地理 轉移也為自動化行業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在這樣一個復 雜多變的環境中,洞察市場趨勢,把握行業動態成為企業 制勝的關鍵。

  2023年已然過去,MIR睿工業透過行業數據對自動化 整體市場和未來發展趨勢做出了總結和預測,未來自動化 市場主要有以下發展趨勢:

  (1)自動化市場走向成熟,市場由高速增長走向穩定。 (2)國產替代有加速跡象,且正在形成梯隊效應。

  (3)產業轉移已經不可逆轉,自動化廠商危中有機。

  1 自動化市場走向成熟,市場由高速增長走 向穩定

  過去二十年,中國自動化市場經歷了快速的增長。從 2002年至2022年,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超過了 15%。然而,在“十四五”的前三年(2021-2023),市場 年復合增長率突然轉負,下降了0.22%(圖1)。這一變化 預示著2023年會成為中國自動化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 點,整體市場增速將會在2023年后呈“L”曲線發展。經過 此次下降后,預計2024-2025年進入“十四五”計劃末期 后,增速變緩。

  2023年,自動化市場主要產品線PLC、變頻器、伺服 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圖2、圖3、圖4、圖5)。

QQ截圖20240408144624.png

QQ截圖20240408144633.png

QQ截圖20240408144642.png

QQ截圖20240408144650.png

QQ截圖20240408144700.png

  但在大環境下滑的背景下,過程自動化中的DCS、SIS產品線受益于項目性市場(化工、電力、石化)的帶動,呈上漲趨勢(圖6、圖7)。

QQ截圖20240408144708.png

QQ截圖20240408144715.png

  2024年~2025年自動化市場增速放緩,部分OEM市場 可能會迎回升:

  (1)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預計2024年至2025年,自動化市場的增長將會顯著放緩,保守預測增長率可能僅在0%到5%之間。

  (2)然而,即便在這樣的挑戰中,自動化市場仍然存在著新的業務機會。

  新能源、半導體以及3C電子領域,因其技術創新和 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成為了自動化市場新的增長點。此 外,國務院剛剛發布了鼓勵更新國內設備的政策,會議指 出,要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鼓 勵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耐用消費品以 舊換新。2024年傳統OEM市場有可能提振,其中包括機 床、食品飲料設備等行業(圖8)。

QQ截圖20240408144724.png

  2 國產替代有加速跡象,且正在形成梯隊效應

  2022年前,外資企業得益于其技術優勢、品牌影響力和全球化的運營經驗,而在中國自動化市場占據了較為舒 適的地位。然而,近年來內資企業逐漸崛起,并開始在某 些細分市場與外資企業形成直接競爭(圖9)。

QQ截圖20240408144735.png

  (1)以匯川、中控為首的國內自動化廠家形成第一梯 隊,過去五年取得快速發展和長足進步

  以國內匯川為例,通用自動化作為其主要業務,主要 產品有PLC、伺服、變頻,包括低壓、高壓變頻等。匯川近 五年發展速度飛快提升,其中PLC、伺服、變頻這兩年發展 比較快,特別是變頻和伺服,其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

  在通用伺服領域,2021年,匯川以超高的發展速度趕 超外資,并連續三年保持中國市場份額第一,并且還在持 續擴張中;2023年,匯川依舊穩坐通用伺服第一寶座,全 年增長率高達20.9%,市場占有率擴大了5.8%(圖10), 而大部分歐美廠商在2023年則呈現負增長狀態。

QQ截圖20240408144744.png

  除伺服外,匯川低壓變頻器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約 為17%,位居第二;中高壓變頻器占12%,位居第一。小型 PLC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約為15%,位居第二。

  而浙江中控主要是在過程自動化中的DCS(集散控制系 統)和SIS(安全儀表系統)兩個產品中增速較快。在2023 年,浙江中控DCS產品在中國市場份額35%,位居第一,SIS 產品市場份額26%,位居第二,在國產廠商中位于第一。

QQ截圖20240408144753.png

  除了在DCS業務板塊取得絕對優勢之外,其中在SIS產 品的開拓中,2023年浙江中控強勢突破各個行業,市場占 有率進一步提升達到了28%(圖11) ,在石化、化工等傳 統優勢行業繼續維持并擴大市場份額,業績穩步提升,在冶 金、食品醫藥、新能源等行業的市場拓展取得顯著成效。

  (2)國產品牌第二梯隊逐漸形成:埃斯頓、信捷、雷 賽、禾川等

  隨著自動化行業的深入發展,國產品牌的第二梯隊也 逐漸形成,埃斯頓、信捷電氣、雷賽智能、禾川科技等品 牌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擴張,開始在特定的市場細 分領域中占據一席之地。

  禾川科技和信捷電氣作為國產自動化廠商的第二梯 隊, 一直專注于通用自動化業務的研發與生產,無論是在 市場占有率還是營業收入,都處于領先地位。

  過去五年,禾川科技憑借通用伺服和小型PLC產品,其 中伺服市占率在國產廠商中僅次于匯川。除此之外,禾川 近六年營業收入成倍增長,從2.83億到11.27億,實現了將 近四倍的增長。

  信捷電氣核心業務包括PLC、HMI和驅動系統,其中在 小型PLC領域,信捷電氣已經成長為國內龍頭企業之一 , 2023年信捷電氣小型PLC在中國市占率7%,位居第四,在 國內廠商中排名第二僅次于匯川。近六年信捷電氣營業收 入成正增長,從2018年的6億到2023年15.06億。

  國產自動化品牌將進一步快速發展:

  ①以匯川技術、中控技術為代表的一眾頭部國產廠 商在中國市場份額也相應快速增加。這一點可以從2019 - 2023年伺服市場的占比變化可以看出,內資TOP廠商市場 占有率在2023年達到38%,已反超外資TOP廠商。

  ②國產品牌在未來持續向好發展是毋庸置疑的,如今 內資廠商匯川在通用自動化市場中獨占鰲頭,第二梯隊的 廠商與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在未來兩年,誰有可能率 先突破外資圍墻,成為第二個“匯川”呢?

  首先,需要具備豐富的產品線以滿足不同行業和應用場 景的需求。其次,需要持續的技術升級與高性價比的產品戰 略以吸引大量中小企業客戶,通過優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 和合理定價策略,奠定廣泛的市場基礎。最后,產品開發高 度關注用戶需求,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開發方式能夠提高產 品的市場接受度和用戶滿意度,增強客戶粘性。

  面對內資的市場擴張,外資品牌如何采取措施應對?

  ①成立合資公司

  2023年11月,禾川科技與博世力士樂計劃強強聯手, 擬設立合資公司樂達博川,以高性價比的自動化與電氣控 制產品組合開拓中國中高端工業自動化市場,來對抗歐系、日系等外資品牌和國產頭部品牌。

  ②加大研發投入,推出創新產品

  2023年2月28日,ABB宣布以AI賦能自動化解決方案, 運動控制、過程自動化、離散自動化等業務均已將人工智能 投入使用。

  施耐德在2023年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上,發布企 業級一站式、場景化、開放性的AI模型生產與運維平臺 EcoStruxureTM AI引擎,將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知識融 入AI模型中,為業務專家、數據分析師等用戶提供低代碼乃 至零代碼的AI應用。

  3 產業轉移已經不可逆轉,自動化廠商危中 有機

  產業轉移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種經濟現象,特別是在全 球供應鏈不斷調整和地緣政治變化的當下,許多產業正在從 傳統的制造大國逐步向成本較低、政策更為優惠的國家和地 區轉移。

圖片6.png

  (1)3C行業轉移至越南和印度

  2023年,富士康在越南累計建廠15座,在建2座,擬 建2座。2023年越南新建一座工廠,投資規模高達1.3億, 預計2024年投產,主要產品為 MacBook。

  在印度累計建廠7座,在建3座,擬建4座,其中7座預 計投產時間都在2023年。

  (2)電池產業轉移至東歐

  自歐盟2020年提出《電池與廢電池法規》以來,中國 動力電池業廠商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孚能科技等公司都 已在電池全產業鏈進行先行布局,或是投產海外,或實施垂 直整合,并紛紛從原材料開采、電池材料、電芯,到電池系 統、回收利用等領域,為歐盟的新規做準備。

  與此同時,歐洲新能源車市場處于快速增長階段,這意 味著歐洲本土新能源汽車市場對零部件的巨大需求。寧德時 代,世界領先的電池制造商之一,已經在東歐國家如匈牙利 建立了工廠,以便更好地服務歐洲市場。

  (3)產業轉移帶給自動化廠商巨大出口機遇

  在討論全球產業轉移對自動化市場的影響時,需要認 識到這一趨勢對中國自動化設備廠商來說同時暗藏“危”與 “機”。隨著部分制造業終端廠商從中國遷移至成本較低的 國家和地區,中國自動化設備的直接需求可能面臨下降,這無疑給國內自動化產業帶來挑戰。為應對這一挑戰,國內自 動化設備制造商需要調整戰略,探索新的市場和業務模式, 同時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以 期在全球市場中尋找新的增長點。

  自動化廠商如何能密切跟蹤產業轉移,挖掘產業轉移 和供應鏈重塑過程中出現的巨大商機,尤其是國內自動化廠 商,能否借此機會轉變為全球有影響力的跨國公司,將是未 來市場開拓的主旋律。

  ①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為自動化廠商提供了巨大的市 場空間。

  隨著越南、印度、東歐等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和產業 政策優化,這些地區成為全球新的制造業中心。例如,越南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包括減稅和土地使 用權優惠,吸引了大量的電子和汽車制造企業轉移生產基地 至此。這種產業集聚效應直接帶動了對自動化產品和技術的 需求增加,為自動化廠商開拓出口市場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②制造業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對自動化技術的 需求。

  產業轉移通常伴隨著目的地國家制造業的技術升級 需求。以印度為例,隨著其成為全球軟件和服務外包的中 心,當地政府和企業正尋求通過引進自動化和智能化技 術,提高其制造業的競爭力,這為自動化設備和解決方案 的提供商創造了新的出口機遇。

  ③全球供應鏈的重構為自動化廠商提供了參與國際市 場的機會。

  面對全球經濟波動和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企業正 在重構其供應鏈以分散風險和降低成本。例如,寧德時代 選擇在東歐建立新的電池生產基地,以更好地服務歐洲市 場。這種供應鏈的地理重組不僅需要物流和生產設施的自 動化改造,也需要高效、可靠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為自動 化廠商提供了豐富的出口和合作機會。

聲明:本文為中國傳動網綜合報道,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 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