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驅行業發展應注重產、學、研合作
文:中國傳動網2021年第六期
導語:直驅行業發展應注重產、學、研合作
直驅技術的發展,從永磁同步電機開始被廣泛應用就已存在,所有的去掉中間傳動環節、用電機直接驅動的都被稱為直驅系統。從2000年起,紡織、注塑、采油裝備等行業領域,都在開始研究伺服電機替換異步機,在替換的過程中其實已開始把中間的傳動結構去掉,有的去掉皮帶,有的去掉減速器,用電機直驅來提高效率,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在最近國家出臺的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21-2023)中,提到了大力推進低速大轉矩直驅技術、高速直驅技術,以提高系統效率和質量,這為直驅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契機。
除了目前的激光、半導體、3C行業市場之外,直驅技術應用也有望在機床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但機床行業屬于系統工程,需要產業上下游高度配合研發才能實現,直驅技術的發展將從簡單的模仿,走向自主創新,廠家會從高導磁材料、高性能電磁線、輕稀土永磁、高導熱膠等方面深入研究,在設計上把電機和系統緊密結合起來,提高整體裝備水平。從電機本體來看,高品質直線電機磁場調制機理的研究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包括建立電機拓撲與磁場調制效應之間的耦合機理,磁場調制拓撲與電機運行品質間的映射關系,直線電機磁場調制拓撲演變的一般規律,高品質直線電機拓撲理論,研究電機材料、加工裝配、驅動控制與電機系統品質間的內在關系, 直線電機系統層級化理論,電機系統品質與各層級之間的非線性映射規律,多層級電機系統綜合設計方法,高品質直線電機系統多層級優化設計平臺等等。
伴隨著國內直驅市場的快速發展,企業一定要注重產、學、研合作,學校是技術的來源,技術的根基,也是人才重要的輸出基地,產、學、研不能片面地理解為企業、學校和科研機構簡單的項目合作、技術輸出。一方面,學校研究的產品需要落地,但落地是科研者的“短板”,從輸出到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另一方面,我們知道做產品要符合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符合國家的發展戰略需求,技術落地需要企業具備“接盤”的能力,不然所謂的產學研結合就是一句空話。但目前來看,產學研結合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一般企業都會把責任推到科研院所,這是不對的,要打通產學研路徑就要建立一致的邏輯,科研院所和企業做好分工,各司其職,揚長避短,同時又要相互融合,互相信任,這樣才有可能落地。另外,科研要從人才培養做起,把企業人才輸送到學校進修, 或是讓研究人員進入企業,做深度的融合,都是很好的解決辦法,蘇州直為精驅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就是產學研結合的一個典型案例。
最近幾年直驅行業的飛速發展,使得行業人才短缺的現象突顯,其實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如果各家企業都能站在更高的視野看問題,每個企業都發揮各自的長處,做自己擅長的產品和行業市場,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人才,相信人才問題經過一段時間后是可以得到解決的。當然,對于直驅技術而言,目前國內大多數院校還沒有開設像機器人那樣的專業,從科研院所直接招到的學生還需要企業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培養,才能成為直驅技術專業人才,在這一方面,個人認為,直驅產業聯盟可以組織成立相應的培訓機構,專門培養直驅技術人才,為行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人才保障。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