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物流行業市場研究報告

文:2016年1月

導語:

1物流行業自動化發展概況
    國內自動化物流行業起步較晚,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自動化物流行業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但總體上來看,國內自動化物流系統的應用狀況與美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較大。

    國內自動化物流系統的發展歷程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主要階段:1975-1985年,屬于起步階段,已經完成系統的研制與應用,但限于經濟發展的限制,應用非常有限;1986-1999年,隨著現代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現代物流系統技術開始引起重視,其核心的自動倉儲技術獲得市場認識,相關技術標準也陸續出臺,促進了行業發展。

 

   圖 1:2014年物流行業分系統市場規模比例                          圖 2:2014年物流行業PLC市場規模比例

    這一期間,自動化物流系統的優勢逐漸被企業所認知,市場需求開始增加,但基本上還局限于煙草、醫藥等行業。德馬泰克、日本大福等國際先進的自動化物流系統提供商進入中國,國內的自動化物流系統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也開始起步。

    2000年至今,市場需求與行業規模迅速擴大,技術全面提升。現代倉儲系統、分揀系統及其自動化立體庫技術在國內各行業開始得到應用,尤其以煙草、醫藥、汽車、機械制造等行業更為突出。更多國內企業進入自動化物流系統領域,通過引進、學習世界最先進的自動化物流技術以及加大自主研發的投入,使國內的自動化物流技術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總體思路是面向我國工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重點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和服務性制造。把高端裝備制造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實現我國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力爭到2020年,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產值占裝備制造業銷售產值的30%以上。

     圖3:2014年物流行業PLC供應商及市場份額                        圖4:2014年物流行業HMI市場規模比例

    物流自動化水平的提高給諸如商業連鎖、鐵路運輸、配送中心、民航機場等部門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利益。此外,物流技術裝備不光是為流通領域服務,也為生產領域服務,廣泛應用于汽車業、航運業、航空業、城市交通領域。

    目前,美國、日本和歐洲的物流業最為發達,其物流自動化技術和裝備也最為先進。國內的物流自動化水平遠落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提高物流自動化的水平必然會給我國國民經濟帶來巨大的效益。在十二五期間,物流自動化將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

            圖5:2014年物流行業HMI供應商及市場份額       圖6:2014年物流行業Inverter市場規模比例

2物流行業自動化產品應用概況
A.應用概述

    物流行業技術推動行業變革,以自動化產品推動物流產業升級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自動化立體倉庫、自動分揀設備、智能物流設備等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裝備進入快速發展期。比如京東商城“亞洲一號”正式啟用,分揀處理能力16000萬件/小時,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分揀處理能力的提升對于自動化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根據睿工業訪談,2014年整體物流行業主要自動化產品市場容量中Inverter和PLC分別占72.5%和25.7%的百分比。

B.自動化產品業務模式
    通常來說,供應商主要依靠分銷和直銷的力量對產品進行銷售。分銷是眾多供應商所廣泛采用的銷售模式,甚至有些大的供應商對其產品只采用分銷而不采用直銷。供應商之所以如此倚重分銷模式,主要原因如下:

    1)在廠商的協助下,開展分銷商所在區域的市場拓展工作

    2)為客戶提供基本的技術支持、產品培訓等服務

    3)為保證及時交貨,分銷商通常備有一定庫存,減輕廠商的備庫存成本

    4)規避商業風險

    物流行業系統集成商自動化產品采購決策影響力占整體的82%。這部分影響力主要表現在最終用戶會請系統集成推薦滿足用戶需求的自動化產品品牌。用戶關注的的方面主要有:成功案例及經驗。

C.物流行業自動化產品市場應用情況
    國內現有的自動化產品基本上可以物流行業的技術需求,物流行業機械的產品本身存在較大差異,層次比較豐富,從純機械的產品到自動化技術含量很高的產品都在應用,而且各有其使用的場合,比如說大型鋼鐵企業需要比較笨重的產品,而煙草、汽車、或者一些示范性企業等行業對精度要求比較高,需要高控制精度的產品。相對來說,自動化立體倉庫、自動化生產輸送設備對自動化要求高,叉車相對較低。總體來說,中國的物流行業中,立體停車設備行業的自動化水平最低,自動化倉儲的自動化水平相對較高,生產線尤其是高端輸送線的自動化水平最高。

圖7:2014年物流行業Inverter供應商及市場份額               圖8:2014年物流行業組態監控軟件市場規模比例

1)PLC:
    2014年,物流行業整體上將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物流轉型升級繼續推進。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對于PLC的需求會持續高速增長,輸送機控制系統,堆垛機,分揀系統等等需要精確的控制,對于PLC的需求逐年高速增長。而且物流行業也是對于安全PLC需求最廣的行業之一。

    物流行業PLC應用最廣的是物流輸送線自動控制系統,市場容量占54.5%的市場份額。

    根據睿工業的訪談調研,在物流行業中,PLC的供應商主要有:西門子、三菱、歐姆龍、施耐德等各大品牌,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西門子占40.27%的市場份額,占據行業最大的市場份額,其次是三菱和羅克韋爾,分別占23.18%和14.1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和第三。

2)HMI:
    HMI——包括觸摸屏、工控機等產品,用于監控生產現場實時狀態信息,進行現場的人員管理及數據采集分析。隨著HMI價格的大幅度降低以及社會信息化需求程度提高,在物流行業中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HMI在物流行業中應用最廣的是物流輸送線自動控制系統,市場份額為50.8%。

   HMI的供應商主要是西門子,普洛菲斯以及施耐德等,2014年西門子以30.78%的市場份額位列首位,普洛菲斯和施耐德以19.05%和13.01%的市場份額分別位列第二、三位。同時國內廠商步科的表現也不俗,占7.08%的市場份額。

圖9:2014年物流行業組態監控軟件供應商及市場份額             圖 10:2014年物流行業自動化產品應用-分區域

3)Inverter:
    隨著變頻器越來越普遍的在工業領域使用,目前的其他行業市場接近飽和,而物流是新興行業,發展迅速,對于變頻器的需求高速增長,提供給各大供應商新的市場機會。

    2014年變頻器在物流行業的市場容量中物流輸送線自動控制系統占據63.6%的市場份額。

    中國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變頻器領域各大廠商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物流行業變頻器的供應商主要是施耐德,西門子和ABB等。

    施耐德以25.2%的市場份額位居首位,西門子和ABB分別以19.21%及17.20%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三位。

4)組態監控軟件:
    組態監控軟件廠商推出了一些針對于行業性的專用版本的軟件,以更好、更精準的迎合其目標市場。組態監控軟件的兩大市場:項目型市場和OEM行業市場對軟件的需求仍然顯示了較為強勁的需求。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對于組態軟件的總體需求量呈現遞增的態勢。

    中國市場上的組態監控軟件產品廠商劃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國外專業軟件廠商,如Wonderware;國外硬件或系統廠商,如Siemens,Rockwell等;國產品牌軟件廠商,如亞控、力控、紫金橋等。

    進口品牌的軟件在中國市場中處于領導地位。主要供應商有:Wonderware,Siemens,GE,Rockwell,Schneider等。這幾家進口品牌供應商占據了中國市場62.77%的市場份額。國產品牌如亞控、力控、紫金橋等緊隨其后。

D.物流行業自動化產品應用——分區域
    物流行業市場分區域份額最大的是華東區,占28.97%,華南區第二,占24.53%,華北區第三,占據23.6的市場份額。

(注:以上為報告部分內容,如需了解完整內容,請聯系德佳咨詢:010-59481741)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