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納:成為中國市場最有效的傳感與自動化提供商

文:2014年8月

導語:邦納正式進入中國的13年來,已在傳感、檢測、自動化多領域獲得豐碩成果。邦納中國的掌舵人胡勇先生與其帶領的團隊在今天更為行業創造驚喜與價值。

    邦納正式進入中國的13年來,已在傳感、檢測、自動化多領域獲得豐碩成果。邦納中國的掌舵人胡勇先生與其帶領的團隊在今天更為行業創造驚喜與價值。2014年為邦納的“新傳感器之年”,邦納中國將有哪些動向?《控制與傳動》將為您全面揭開。

9年蛻變
    用“蛻變”這個詞來形容邦納中國似乎不太準確。因為自2002年正式進入中國的邦納,與現在的邦納,在中國自動化檢測、傳感市場的技術地位與客戶認可度上一直處于較高水平——“從一開始就是領先者”。不過,從其他層面——規模、影響力、與市場的貼合度、服務、銷售渠道來說,“蛻變”確名副其實。

    胡勇先生將邦納在中國的發展分為兩個階段,以05年為分水嶺。05年之前,邦納初入中國市場,在行業中默默耕耘;05年之后,邦納正式推廣品牌,在市場上獲得快速發展。

    2005-2013的這9年,正是邦納的“蛻變”之年——公司員工從最初的幾十人,擴展到今天的300多人;除上海、廣州,邦納還先后在北京、天津等28個主要城市設立代表處,全面覆蓋市場。此外,這9年間,邦納還在蘇州投資建廠,擴大產能,設立物流中心,加快交貨期;與全國60多家經銷商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加強市場開拓;培養40余位專業工程師,提升服務。

    一項數據顯示,胡勇先生執掌邦納期間,邦納中國2013年的業績是2005年的近10倍,其占邦納全球業務的份額也從最初的1%躍到近15%,胡勇先生與其帶領的邦納中國在業界交出了精彩的成績單。

    不過,胡勇先生認為最大的“蛻變”并非“數字”,“邦納從傳感器起家,有著50多年的悠久歷史,最初在中國市場推廣的產品主要為傳感器、機器視覺、測量檢測、安全四大產品,今天,邦納新增工業指示燈、照明、變頻器、PLC、無線產品、人機界面、編碼器、激光讀碼器、電源產品,產品線已達10條余條,不僅能為客戶提供完備產品,還能為客戶提供系統方案與服務,這是9年中,邦納變化最大的地方,也是邦納這9年中最不負眾望的地之處。”胡勇先生感慨道。

    05年之前,邦納一直以傳感檢測技術的領先供應商要求自己,05年之后,隨著邦納在產品上的突破,邦納中國實現了從傳感器專家到以傳感檢測技術為核心的綜合自動化整體方案提供商的成功轉型,一系列新產品陸續推向市場。例如,光纖放大器方面,繼2012年推出DF-G1后,2014年上半年又推出業界最快響應速度(10us)的DF-G2系列;傳感器領域,邦納2012年發布了Q20系列產品線,2013年又推出基于全新一代芯片研發的S18-2系列產品,同時還推出高精度超長3000米檢測距離的LT300傳感器;視覺領域,2013年邦納則發布了最高支持500萬像素、最多支持4個相機同時檢測的高端EVP視覺系統,對整個視覺領域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胡勇先生表示,“其他領域,諸如2013年發布的觸摸屏、變頻器產品均獲得不錯市場反響。今年邦納還將推出全新系列的小型PLC產品、觸摸屏產品以及全新一代的安全控制器產品。”同時,胡勇先生向我們透露,今年是邦納的“新傳感器之年”,邦納將在傳感器領域進一步加強建設,新的傳感器產品將陸續發布。

尊重客戶,尊重市場規律
    除拓展產品線,聚焦行業也一直是邦納精彩“蛻變”的重要功臣。胡勇先生表示,印刷包裝、食品飲料以及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電子制造行業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并且一直保持增長態勢。此外,紡織、陶瓷、房地產木工、石材行業,也為邦納所關注。在工業制造最尖端、最能彰顯傳感器技術的汽車及相關零部件制造行業,邦納不僅擁有眾多國際巨頭客戶,還設立了專門的汽車行業部。胡勇先生強調,聚焦行業,將產品與行業應用優勢結合是邦納實現“蛻變”,保持領先的重要法寶。在過往經典產品中,無論是被液體灌裝行業稱道的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液位傳感器QS30,還是在飲料行業頗受歡迎的不銹鋼封裝的超聲波傳感器M25U抑或工位檢測應用的EVP機器視覺系統,都彰顯著產品與行業貼合的領先性。

    這些領先性,其實歸根結底體現著邦納對客戶需求與應用的理解。以傳感器、機器視覺產品為例。這些產品同一般自動化產品不太一樣,特別強調環境復雜性的把握,對應用的要求極高。而邦納的優勢就在于不僅了解環境與應用,還擁有眾多應環境而開發的領先技術;同時邦納不僅提供產品與技術,還是一個優秀的問題解決者及方案提供者;邦納不僅跟客戶分享專業經驗,解決客戶問題,還提供專業服務,同客戶一起成長。

    眾所周知,邦納總部在美國,擁有近50年的行業經驗,但邦納中國在市場上的風格卻極具中國特色。在中國市場邦納服務客戶的方式,更多地與中國市場自身特點相結合。胡勇先生表示,中國自動化發展的這二十年,客戶進步非常快,眾多客戶已十分專業。同時,隨市場進一步開放,越來越多的全球化品牌進駐,競爭愈發激烈,更深入地了解客戶、尊重客戶,尊重市場規律,為客戶提供最合適的方案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這一變化,08年開始,邦納率先在業界實行對技術要求很高的“快速定制化”戰略:針對客戶需要,快速提供完整方案。例如安裝支架、特殊鏡頭、纜線及其它特殊附件,客戶拿到邦納產品便可立即安裝,同時,邦納有數百種組裝套件,客戶無需擔憂訂單和安裝;客戶所需產品一般數個工作日內即可送達,擁有業界最快速的準時生產與交貨能力。

“創新至上、客戶至上、質量永遠、誠信永遠”
    面對激烈市場競爭,邦納不僅強調尊重客戶、市場規律,為客戶提供“快速定制化”方案,還著重“內部”建設。“創新、靈活、效率、包容、員工”這五個關鍵詞,一直作為邦納正統價值觀被強調。近年,邦納在這一基礎上,淬練出“客戶至上、創新至上、質量永遠、誠信永遠”更為具體的價值主張。胡勇先生表示,在邦納,每天都有創新方案,創新是第一位的,同時邦納每年投入超過50%的利潤用于產品研發,2014年邦納會累計推出幾十個全新產品,涵蓋邦納所有產品線;質量方面,邦納認為好質量才是好品牌、好服務的基石。而最佳的服務則是完善系統,做到無需過多服務。從2008年開始,邦納便開通400服務熱線,同時,邦納加強供應鏈管理,對產品工藝與生產進行嚴格控制。胡勇先生指出,邦納視質量為品牌生命線,邦納的原材料來自全世界,坦率講,絕非便宜。但為降低成本而放松質量并非邦納邏輯。胡勇先生曾去香港某國際知名飲料品牌生產廠參觀,發現邦納三十年前發布的第一款傳感器產品今天依然在生產線上良好運行。

    競爭不息,不過,客觀來說,能對邦納中國市場競爭形成沖擊的同行僅有幾家。胡勇先生表示,這幾家在產品、研發、市場上各具特色。邦納在其中的特色也十分鮮明。其一,邦納擁有22,000多種產品,具有業界最為齊全的產品線,同時,邦納正加強控制類、低壓指示燈、電源、按鈕產品線的發展,并通過豐富產品加強系統集成業務的發展;其二,邦納是這幾家企業唯一的由中國本土管理者執掌的企業,管理、經驗上更貼近市場;其三,邦納管理層一直十分穩定。邦納近十年每一位員工都由胡勇先生自己親手招聘,人員流失率極低;其四,邦納為家族企業,有著非常好的文化與戰略傳承性,50年的技術、市場、文化積淀以及強勁的現金流都可為邦納發展積蓄力量。胡勇先生分享,邦納是一個典型的美國人的成功創業故事。創辦人Bob?Fayfield先生是美國電子行業的元老與科學家,是眾多美國科學獎的得主與眾多科研項目的參與與領導者,貢獻頗豐。Bob?Fayfield先生雖已年逾古稀,卻依然快樂地專注研發——“邦納美國總部Bob?Fayfield先生辦公室內,有一處秘密的實驗室,那也是邦納美國最為機密的地方。”胡勇先生曾受邀參觀,對所見所感震撼不已,“完全是一個科學家進行研究的地方,從那些半成品中,你會發現很多創意,你會看到很多支架和檢測工具,你能想象到Bob?Fayfield先生在其間努力工作、創造,揮灑激情的身影。”胡勇先生回憶道。

成為中國市場最有效的傳感與自動化提供商
    今天,邦納中國不僅成為邦納集團在全球最重要的海外公司,還成為中國傳感檢測領域的市場領航與開拓者。未來,邦納中國將朝怎樣的目標前進?胡勇先生表示,邦納的愿景很清晰——邦納將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公司,每年營收增長10-15%,中國目標每年增長率超過20%。此外,邦納希望成為中國市場最有效的傳感與自動化公司,為用戶提供最合適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同時希冀邦納成為員工最受歡迎的公司,一起創造美好生活。

    當下的2014,邦納定義其為“新傳感器之年”,除集中發布貼合市場的更高IP等級、更通用芯片、更高性價比傳感器新品外,邦納還將加大蘇州基地研發與生產的投入、強化與經銷商的合作能力、加強技術服務團隊與系統集成團隊的建設。同時,邦納一直強調“厚道”企業文化——孝道、業道、人道。近年邦納在其基礎上發展出更為明確的“明道、優術、成長”的人才培養體系,希冀“勤奮、學習、激情、快速、思考”的DNA能融進每一位員工工作中。2014年,邦納中國也將繼續加強這一建設,引進新人才,補充新血液。

    從行業上來說,胡勇先生認為,一個國家是否先進的標志是服務業超過制造業。工業自動化會越來越替代人的生產,看好自動化同時還要看到服務市場的發展,并且讓業界讓客戶認識到——邦納的產品和技術服務是有高價值的!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