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旋撈渣裝置在鍋爐上的應用
時間:2009-04-02 16:49:31來源:hesp
導語:?大慶油田熱電廠1~3號爐為哈爾濱鍋爐廠生產的HG—670/13.7—HM12型固態排渣煤粉爐,先后于1991年11月、1992年11月、1993年9月投入商業運行。
0 概 述
大慶油田熱電廠1~3號爐為哈爾濱鍋爐廠生產的HG—670/13.7—HM12型固態排渣煤粉爐,先后于1991年11月、1992年11月、1993年9月投入商業運行。原設計為虹吸式水沖洗除渣,焦塊經單齒輥碎渣機破碎后,落入灰溝,由壓力水沖走。該裝置自投入運行以來,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a.密封水槽失去了密封作用。密封水槽在運行中積滿焦塊,在爐底向四周膨脹時,將水槽擠壞,無法注水。
b.爐底4個除渣門為常開式,造成鍋爐的主要漏風點。
c.灰斗內的淋灰噴嘴均為爐內裝、內修結構,在運行中無法修復,如果損壞就等于失去了淋灰的作用。
d.該裝置運行時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在焦量很大的時候,就要由除灰人員疏通,經常出現熱焦塊噴出燙傷人員的事故,嚴重地影響了現場的文明生產;而且灰水極易造成碎渣機電機燒損事故。
基于上述問題,先后在1997年5月2號爐大修時、1998年5月3號爐大修時,選擇了安全、高效、可靠的螺旋撈渣機,取代了虹吸式開口水沖洗除渣裝置。使上述問題得到了解決。
[b]1 新型螺旋撈渣裝置原理及應用
[/b] 1.1 螺旋撈渣機的原理
LCSZ—7.5型螺旋撈渣機,包括螺旋撈渣機和碎渣機兩部分。螺旋撈渣機由電機、減速機、螺旋主軸等組成;碎渣機由電機、減速機、碎渣轉子等組成。
其工作原理:爐內煤粉燃燒后產生的爐渣,靠自身質量沿水冷壁落入儲滿冷水的螺旋撈渣機灰槽內,受水淬激冷卻炸裂成小塊,經螺旋軸提升出水面至除灰槽出口,由碎渣機破碎,落入灰溝由壓力水沖走,整個爐底都插在儲滿冷水的灰槽內,而且除渣是在一個密閉的機械系統中自動完成的,這樣就徹底地消除了爐底的漏風;由于不用工作人員捅灰,也就不存在燒傷工作人員的不安全問題;該裝置的淋灰噴嘴采用插入式外裝、外修結構,方便了檢修、維護。
1.2 新型撈渣機的安裝
拆除原除渣裝置,重新開灰溝,安裝地錨和軌道,把預制好的灰斗和單波補償器安裝在水冷壁下聯箱上,撈渣機、碎渣機安裝就位即可。
[b]2 應用效果分析
[/b] 原除渣裝置爐底漏風相當嚴重,造成火焰中心上移,排煙溫度偏高,爐內結焦加劇,對鍋爐效率有很大的影響。改為新型螺旋撈渣裝置后,消除了爐底的漏風,使漏風量由76×104m3/h降為0,使排煙溫度下降8~10℃,爐內結焦狀況大為緩解,提高了鍋爐的效率。現在以3號爐為例,僅從排煙溫度下降分析節能效果。
3號爐投運撈渣裝置后,排煙溫度平均下降8℃,鍋爐的總通風量為1.25×106m3/h,如機組年等效可用系數按5000h計算,折合節煤效益如下:
節煤質量M1
燃料發熱量Q=1.33×104kJ/kg
排煙焓差值HP=12kJ/kg
鍋爐排煙量P=1.25×106m3/h
則M1×Q=HP×P=1.3t/h
年節煤質量為1.3×5000=6500t(折合價值97.5萬元)。
社會效益明顯提高。
[b]3 現場使用應注意的問題
[/b] a.在鍋爐點火初期,因為渣油落入撈渣機內很難清理,故一方面應提高油槍檢修質量,杜絕油槍甩油;另一方面在點火初期將撈渣機拉出,處于檢修位置,投粉后再恢復原位。
b.當金屬雜物落入撈渣機內時,將造成螺旋軸卡澀,增加了檢修工作量,故應把爐本體的人孔門、看火孔等封住,避免人為扔入雜物。
c.盡量避免煤油混燒,合理配風,一旦大量焦塊落入撈渣機內,將撈渣機卡住、埋住時,應采取停電、清灰、盤車、送電、投入運行的措施。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