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5-09 17:34:50來源:網絡轉載
如果有機會拆開一只磁性旋轉編碼器,通常會看到類似上圖這樣的內部結構。與一般的編碼器(或Resolver)相比,磁性編碼器有著相同的機械軸與外殼結構,但同時其位置檢測機構卻又顯得非常簡單,僅僅是安裝在機械軸末端跟隨軸旋轉的一塊小磁鐵和編碼器尾部的一塊PCB線路板而已。
那么,磁性編碼器是如何測量旋轉位置反饋的呢?
讓我們先來看一個經典的物理學(確切說是電磁學)現象。
如上圖所示,在扁平長方形導體兩端施加電壓,讓其在一個方向上(如長的方向)產生電流。
此時,如果在通電導體上再施加一個方向與導體平面垂直的磁場(如上圖所示),那么,導體上流動的電荷就會因為受到由磁場感應產生的洛倫茲力而發生流通路徑的偏移。
根據中學物理課學過的左手定則,可以判斷出電荷流動時偏移的方向,并且正負電荷在磁場中流通時偏移的方向是相反的。這就是說,當有電流流經磁場中的這個扁平導體時,其正負電荷會分別沿著左右兩條路徑從中穿過。
此時,在導體的兩側,也就是在其垂直于電流流過的方向上,就會有電勢差產生。
這就是霍爾效應(HallEffect),是由一位名叫EdwinHerbertHall的物理學家在1879年發現的。
標簽:
上一篇:基于圖像的讀碼器
下一篇:機器視覺如何在物流分揀自動...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