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8-13 13:51:45來源:滕浩
1、引言
1、管類結構具有強度高、剛度好、節省材料以及外形美觀等特點,其成型加工性也很好,所以各種金屬管材為主的中空截面型材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車輛、石油化工、家具及交通運輸等領域。管材彎曲加工是通過局部變形來產生整體連續變形的管件成型方法。管材彎曲加工方法的種類很多,按成型方法可以分為滾彎曲、模彎曲和無模彎曲三種;按彎曲時是否加熱可以分為冷彎和熱彎;按彎曲時有無芯棒可以分為有芯彎管和無芯彎管。近年來還出現了零半徑鋼管彎曲加工、熱應力彎曲和激光彎曲等新的彎管技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加工技術水平的提高,各行各業對各種型號彎管的需求迅速增長,對管材彎曲成形質量和精度,對管型加工效率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彎管方法也由原來的手工彎制轉變為現在的數控裝備自動彎管,管件質量和生產效率都得到了極大提高。
2、項目簡介
2、1行業介紹
今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產品結構水平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但在看到這些發展成就的同時,一系列制約行業發展的問題也隨之而來。我們管材行業也有待提升發展進步,彎管機液壓彎管機、全自動彎管機、數控彎管機、切管機、縮管機、金屬圓鋸機,行業技術更有待加深技術發展。
2、2客戶需求
在參數設置模塊中要實現以下功能:
提供XYZ和YBC兩種坐標方式的管形參數輸入、顯示、編輯和轉換功能。
合理組織各類參數,提供簡單方便的參數輸入人機接口。對輸入的參數作工藝性檢查,對不合法的參數輸入作警告的提示。
由管形參數自動計算管件長度和加工所需管料長度。
可輸入14彎以下不限彎次的管形數據
其它功能如保存和加載各種參數。
2.3解決方案
彎管機的控制由永宏PLC完成,通過PLC的輸出點控制電磁閥來控制油缸,間接的控制油路系統,驅動執行機構的動作。高速脈沖輸出控制伺服驅動器動作。
2.4方案背景
永宏PLC便利的梯形圖編程指令,大大提高了編程的效率,增強了程序的可讀性。深受廣大中小型PLC用戶的青睞。
對于常用的2位3通電磁閥,永宏PLC直接通過輸出觸點便可控制。永宏PLC支持高速計數輸入,最大可達920KHz。永宏PLC單機最多可有4組硬件高速計數器及4組軟件高速計數器。
永宏PLC具有專用NC定位語言,單機最大四軸高速脈沖輸出,最高頻率可達920KHz,具多軸同動與直線插補功能。
永宏PLC具有強大的通訊功能,最高通訊速率可達921.6KHz,支持Modbus、自用通訊協議等常用的數據通訊協議,任意配置常用的RS-232和RS-485通訊拓展口。永宏PLC通俗易懂的指令集,可以簡單便捷的完成PLC主機與其它設備的通訊。
3、控制系統的設計
3.1硬件配置
主機型號為FBs-40MCT+FBs-8YT,觸摸屏選用FT-070ST-T41R,還需選購電磁閥、光電開關、伺服電機等器材。以下是該設備的控制系統結構圖(如圖1)
圖1
3.2控制工藝流程設計
以下是該設備的流程圖(如圖2)
圖2
3.3電氣配線設計
以下是PLC的I/O點配置圖
以下是控制柜整體圖(如圖3)
圖3
4、軟件設計
4、1數據轉換
在彎管機中,操作員輸入的是笛卡爾坐標系的XYZ數據,運動機構接受的控制系統數據為彎管機專用PRB數據。XYZ坐標系與PRB坐標系的關系見圖。故要模擬彎管機的運動,必須先進行坐標轉換計算。
5、設備調試
5.1編碼器輸入的調試
彎管機在彎管時要求PLC讀取的當前編碼器值,并于設定角度進行比較,當到達時馬上發生中斷。(如圖4)
圖4
5.2整體的設備調試
通過對彎曲部分的調試,能讀取到正確編碼器值,就能調試彎管機的整體動作。以下是整體設備圖(如圖5)
圖5
由于管形在空間的位置是比較復雜的,以若干點的坐標來描述管形,人們不易推想出管形的真實形狀。況且,彎管機所使用的數據不是坐標點數據,而是彎管機專用PRB數據。因而,存儲在計算機存儲器內的坐標點數據還必須通過一系列矢量運算,計算出彎管所需要的彎管機專用PRB數據。
7、設備運行
設備調試完畢之后,客戶對彎管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使用測試。該設備能夠按照客戶的控制效果完成各項工藝流程,生產出的彎管制品達到較高的工藝水平。
8、應用體會
通過該項目使我了解到永宏PLC在高速計數及高速脈沖方面的優勢。永宏PLC強大的指令集,使程序編寫更人性化,通俗易懂。表格設定使操作更簡單,在項目中用到緩存器表格,通過此表格作為向導來設定高速脈沖指令的相關數據,使得操作過程更簡單。硬件可靠性高,在設備的運行過程中,PLC持續運行,未出現異常,客戶對永宏產品硬件性能表示肯定。
標簽:
中國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產品新聞
更多>2025-05-19
2025-04-30
2025-04-11
2025-04-08
2025-03-31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