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文:編輯部2021年第二期

國內

兩會聚焦:“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邁進

今年兩會,再度將 “智能制造”一詞推向熱潮。當前,央地加強版支持舉措正密集出臺,強化資金、技術、支撐平臺等舉措,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培育智能制造特色產業集群,進一步驅動產業變革,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兩會聚焦.jpg

2020年工業機器人產量超過23萬,同比增長19.1%

據工信部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工業機器人產量237068臺,同比增了19.1%。其中全國規模以上的工業機器人制造企業營業收入為531.7億元,同比增長了6%,實現17.7億元的利潤總額,同比下降了26.9%,這說明疫情對于工業機器人行業存在一定的影響。

工業機器人.jpg

162485項!中國機器人專利數量全球第一

近日,由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國際創新研究院參與研制的機器人產業藍皮書《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以下簡稱“藍皮書”)正式發布,藍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機器人專利數量為162485項,占全球總數的44%,領先于其后的日本、美國、韓國、德國等國,成為全球掌握機器人相關專利最多的國家。

中國機器人專利數量全球第一.jpg

全國首次:海洋機器人集群全自主協同作業

據悉,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牽頭的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技術項目群展示了機器人組團海上出征的場面。該項目成功讓海洋機器人學會了團隊協作,流暢的典型任務演示順利通過了海試驗收,這也標志我國海洋機器人集群智能協同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海洋機器人集群全自.jpg

碧桂園帶火全國唯一建筑機器人試點項目

截至2月26日,在碧桂園的支持下,博智林在研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產品近50款,在3042項專利中,發明專利達2161項,并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目前,博智林已經形成了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磚抹灰、內墻裝飾等12個建筑機器人產品線,成為全球領先的建筑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碧桂園開發的佛山順德鳳桐花園項目與綠地新里秋月臺項目、萬科四季花城三期等全國共7個項目入選試點;不僅如此,佛山順德鳳桐花園項目還是目前國內唯一真正引入建筑機器人且批量應用于工程建造過程的試點項目。

2020年水下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580億元

據行業調查分析,2020年我國水下機器人市場總值約為580.65億元,其中資源勘查類、安全檢測類、搜索救援類以及商業應用的市場規模位列前四,分別為241.5億元、194.3億元、68.3億元、63億元。

我國近年不斷加大水下機器人研發投入,已成為全球水下機器人產量最多的國家;銷量也位列前茅,占據全球25%以上市場份額。在發展智慧海洋的戰略助推下,我國對水下機器人的需求仍將擴大,預計至2025年還有2-3倍的增長空間,市場潛力正在不斷釋放,未來前景廣闊。

水下機器人.jpg

騰訊發布首個全自研機器狗Max

近日消息,騰訊正式發布首個軟硬件全自研的多模態四足機器人Max,其采用創新性的足輪融合一體式設計,有腿又有輪,不僅擁有“崎嶇路面走得穩,平坦路面跑得快”的特長,還能雙腿站立“拜年討紅包”。Max首次實現了從四足到雙足的站立、移動,能完成后空翻、摔倒自恢復等高難度動作,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未來機器狗將有望在機器人巡邏、安保、救援等領域發揮作用,成為人類的智能伙伴和生活助手。

騰訊發布首個全自研機器狗 Max.jpg

四度上春晚的機器人獨角獸公司優必選重啟IPO

深圳證監局發布消息稱,曾分別于2016年、2018年、2019年、2021年4次登陸春晚大舞臺的明星機器人公司優必選已在民生證券輔導下二次重啟了IPO之路,并已于2021年2月4日在深圳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優必選有兩大核心技術優勢,首先是機器人必備的伺服舵機,其次是AI算法,優必選將這兩個優勢共同在智能機器人中體現出來,這是它在AI與機器人的交融中最核心的立足體現。

四度上春晚的機器人.jpg

智能搬運叉車領跑企業木蟻機器人完成近億元融資

近日消息,木蟻機器人宣布完成近億元融資,資方包括藍馳創投、德邦快遞等。目前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市場推廣以及團隊擴充。木蟻機器人以其智能搬運叉車行業第一的2.6米/秒高速,遙遙領先于行業平均1.5米/秒的行駛速度,大幅度增加了對快遞快運行業場景運行的適配性。

箱式倉儲機器人海柔創新獲億元B+輪融資

3月10日消息,倉儲機器人海柔創新于近日完成B+輪融資,由五源資本領投,B輪投資人源碼資本、華登國際跟投,勢能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額達1億元,主要用于加強產品研發和組織建設。海柔創新專注于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研發設計,實現機器人本體、底層定位算法、控制系統、機器人調度、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等核心元素的自主研發覆蓋并已進行全球專利布局。

箱式倉儲機器人.jpg

“黎明牌”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3月3日消息,經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維江領頭的專家組認定,“黎明牌”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成功應用了雙臂自主、單臂人機協同機器人及系列化末端執行器。截止日前,“黎明牌”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累計在天津地區開展應用344次,在全國10余個省市推廣并實現產業化。

國產出口第一:越疆科技協作機器人累計銷量超3萬臺

據悉,目前越疆科技的協作機器人共有CR系列、M1系列及桌面級MG400系列三個產品線,最新發布的新品為MG400桌面級機器人,于2020年末發布,自此,越疆成為了業內首家擁有從500g到16kg全產品矩陣的企業。在過去五年中,越疆協作機器人累計出貨量超過30000臺,銷往全球 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大陸品牌中,多年位居工業機器人出口量第一。

越疆科技.jpg

精勱醫療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近日,手術機器人研發公司“精勱醫療”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正大制藥集團旗下的卡迪泰醫療獨家投資。該公司還曾在2019年的Pre-A輪中獲三澤資本千萬元投資;天使輪則是聯想之星支持。伴隨著臨床醫學向微創、高精度領域的快速發展,圍繞不斷增長的精準醫療的臨床需求,精勱醫療重點研發生產低成本高精度的外科手術、介入治療的手術導航系統以及臨床解決方案。

精勱醫療.jpg

杭州首個機器人上桿帶電搭接引線

3月15日消息,杭州余杭區供電公司運用配網智能帶電作業機器人,在10千伏杭園G282線寺橋南分線13號桿完成帶電搭接引線工作。這是杭州首個縣級供電企業運用配網智能帶電作業機器人在運行線路上開展帶電作業工作。

珠海斗門智能制造經濟開發區獲批

近日,廣東省政府正式批復同意設立珠海斗門智能制造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2.08平方公里,批復同意后,該區域將實行現行省級經濟開發區的政策。此前,其系位于斗門生態農業園白蕉新港片區的“園中園”,原名為斗門智能制造產業園。

國內首條廚余垃圾智能機器人分揀線落地鄭州

據悉,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擁有國內首條廚余垃圾智能機器人分揀線,廚余垃圾日處理規模達到100余噸,處理能力為每小時10噸。采用了智能機器人代替人工對廚余垃圾進行除雜,大大提高了廚余垃圾的純度,實現廚余垃圾資源化、智能化、數字化處理。

國內首條廚余垃圾智能機器人.jpg

阿里物流機器人“小蠻驢”批量投用

據悉,阿里物流機器人“小蠻驢”三月份將進駐11個城市的15所高校,服務范圍可輻射超過30萬學生。今后,校園菜鳥驛站還將為師生提供更多“送貨到樓”服務。小蠻驢由阿里巴巴達摩院研發,集成了達摩院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具有類人認知智能,大腦應急反應速度達到人類7倍。

阿里物流機器人.jpg


國外

微軟新專利:可根據歷史或當前真人打造聊天機器人

據外媒報道,微軟已經申請了一種智能系統新專利,可基于真人產生的歷史或當前數據來構建聊天機器人。 由 USPTO 分享的文檔可知,這款 AI 驅動的聊天機器人能夠分析語音、電子消息、社交媒體帖子、圖像、以及來自其他人的綜合信息。專利文件寫道:“聊天機器人可應用于過去或現在的具體個人,比如親朋好友、名人、歷史人物、虛構角色、或者隨機的一個人,此外用戶也可對應創建 / 訓練聊天機器人”。

微軟新專利.jpg

空氣動力機器人來了

近日消息,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工程師們創造了一種不需要任何電子裝置就能工作的軟體四足機器人,其由機器人上的管子和軟閥組成的輕量級、低成本的氣動電路系統控制,只需要源源不斷地加壓空氣就能完成所有可用功能,包括控制系統和運動。該機器人通過氣壓來彎曲腿部,每個腿部有三個運動度,當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時,機器人能夠在地板上移動。

空氣動力機器人.jpg

Landbot 為聊天機器人開發完成 8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總部位于巴塞羅那的 Landbot 是一家「無代碼」聊天機器人制造商,近日獲得了由西班牙 - 以色列風險投資公司 Swanlaab 牽頭的 800 萬美元 A 輪融資,并獲得西班牙創新型公共機構 CDTI 的支持。此前的投資者 Nauta Capital,Encomenda 和 Bankinter 也參加了這一輪。

生物傳感器利用蝗蟲耳使機器人聽見聲音

近日消息,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團隊就實現了全球首創的可以識別出簡單的聲音指令“生物傳感器”,它能通過已故蝗蟲的耳朵使機器人聽見聲音。該研究項目是跨學科合作項目,研究人員首先制造了一個可以識別聲音的機器人,再與生物學家共同分離了蝗蟲聽覺系統,并將其與定制的 3D 微流控芯片集成在一起。該芯片的設計使其能夠長期保持耳朵的功能,同時又可以將其放置在移動的小型機器人平臺上?;认x聽覺機器人的原理同樣也適用于嗅覺、視覺和觸覺。未來,將其他生物系統整合到機器人中這一混合技術或將得到更多的開發與應用。

世界首個遠程紋身機器人亮相

近日消息,為了展示5G網絡的高速率可靠性和低延遲,T-mobile荷蘭分公司開發了世界首個遠程紋身機器人——“不可能的紋身”。紋身藝術家韋斯·托馬斯遠程操控機器臂,在女演員斯汀·弗朗森的皮膚上進行紋身。這一切都要依賴于高可靠、低延遲的5G網絡來實現。藝術家在人體模特的手臂上繪制圖案,機器人則用針在真人的手臂上復制他的每一個動作。

NASA利用機械手完成最大規模的太空垃圾傾倒作業

3月13日消息,美國宇航局 NASA 宣布,它利用機械手在國際空間站進行了最大規模的太空垃圾傾倒作業。一臺 Canadarm 2 號機械手,又稱 SSRMS,抓住電池板之后,將其拉到安全距離,然后從國際空間站丟棄。之后廢棄電池板將離開軌道,并且將在地球大氣層的密集層中燃燒。

NASA 利用機械手.jpg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 第1期

    2025年 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 第1期

  • 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1期

  •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4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4期

  •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3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2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