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的收購以色列企業Servotronix 來自外媒的消息顯示,Servotronix估值達1.7億美金,美的計劃收購該公司80%的股權。對于此次交易,方洪波表示,這次戰略合作是美的在拓展自動化和智能制造產業上的又一個里程碑,美的將持續加大在自動化和智能制造技術方面的投入,并在產業鏈協同、市場上面給予更多支持,不斷增強現有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同時,共同探索未來發展機遇。 Servotronix主席兼CEOIlanCohen認為,與美的合作將極大推動該公司的全球業務拓展,尤其是在前景巨大的中國市場。 |
|
工業機器人產業標準正式上線 這兩個職業技能標準的發布和試行為工業機器人產業職業培訓教育、職業技能鑒定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科學規范的依據,對于全面提升從業人員整體職業素質和智能制造軟實力,提供堅實的保障,具有很重大的現實意義。《工業機器人裝調維修工》職業技能標準設置了機械裝置裝配、電氣裝置裝配、整機裝配等9個職業功能。《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工》職業技能標準設置了編程與調試、關節機器人操作與調整、AGV操作與調整、直角坐標機器人操作與調整等10個職業功能。
|
|
“科技創新2030一重大項目”將新增“人工智能2.0” 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面向2030年,再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經過千余名專家多輪論證,最終形成15個項目立項建議。 據陰和俊介紹,現已全面啟動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深海空間站及天體一體化信息網絡4個項目的實施方案編制,力爭在2017年底前編制完成全部實施方案。 結合當前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的態勢,計劃在已有的15個項目的基礎上新增“人工智能2.0”,目前已進入實施方案的最終論證階段。
|
|
五部委聯合發文:嚴禁粗制濫造機器人
國家質檢總局、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于日前聯合發布《關于推進機器人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的意見》,計劃未來將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企業產品的信用檔案和“黑名單”制度。
《意見》共十四條,涉及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體系建立原則、標準體系構成、認證平臺建設及認證開展等四大方面。《意見》首先闡述了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的市場化原則:統一管理、共同實施、政府引導、市場運行。五部委做統籌規劃和管理,組建由政府部門、行業協會、檢驗檢測認證機構、企業等相關方組成的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協同推進組,來協調機器人檢驗檢測認證相關工作。值得關注的是,團體標準將成為標準體系建設的重點,團體標準由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牽頭、行業內領先企業共同制定。
|
|
泉州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 此次出臺的意見指出,泉州將圍繞紡織鞋服、建材家居、機械裝備、食品飲料、電子信息等產業升級需求,以大力發展傳統制造業專用機器人為突破口,力爭短時間內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
|
|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8萬臺 據統計,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下,2016年國內全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72426套,增長34.3%;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8萬臺。預計到2021年末,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將達到11.15萬臺;銷售量將達到23.04萬臺以及保有量將達到136.04萬臺。目前工業機器人在國內的應用以汽車以及電子工業居多,此外還有橡膠塑料、軍工、航空制造、食品工業、醫藥設備、金屬制品等領域。
|
|
“機器人+” 物流大潮來襲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帶來物流業務量大幅攀升,加之土地、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漲,智能化物流裝備在節省倉庫面積、提高物流效率等方面已顯現出不可替代的優勢,智能型搬運設備已經成為物流行業必不可缺的實用工具,機器人則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目前,“機器人+”物流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包裝分揀、裝卸搬運和無人機送貨等三個作業環節。除了亞馬遜之外,作為國內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龍頭企業,新松機器人發布的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去年新松機器人公司工業機器人、物流倉儲自動化業務分別同比增長26.09%、30.30%,增速分別比2015年提高約17、35個百分點。
|
|
優必選啟動新一輪融資
機器人企業優必選日前透露已啟動新一輪融資,且進展順利,已和戰略投資方達成合作意向。
未來資金將用于機器視覺、語音語義、運動控制等AI領域的研發以及渠道的建設。 據優必選科技創始人兼CEO周劍介紹,2016年優必選已完成B輪1億美元融資,估值超10億美元,入選CBinsights發布的全球獨角獸榜單。 另據悉,優必選2017年銷售額預期約10-15億人民幣,未來還將在家庭機器人及人工智能領域積極布局。根據計劃,優必選2017年將完成微型伺服舵機的研發商業化,并推出首款商業化雙足家庭機器人;2018年,將完成大扭矩高爆發力伺服舵機的研發商業化,促進家庭服務機器人AI技術開發,并逐步推出系列化雙足家庭服務機器人。
|
|
內地首條無人 駕駛地鐵即將開通 這條線路采用中國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地鐵車輛和技術,也是北京首條全自動駕駛線路。 據介紹,燕房線地鐵列車從喚醒到出庫、發車、行駛、停車、開關門、回庫、休眠、洗車等均由控制中心自動控制,未來北京還會開通多條無人駕駛的地鐵線路。 據了解,去年年底,香港已開通了全自動駕駛地鐵車輛的線路:南港島線。南港島線無人駕駛地鐵車輛由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自主研發制造,打造的是一款GOA4等級的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車輛,也是是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在軌道交通設計制造領域首次研制出無人駕駛地鐵車。
|
|
海爾互聯工廠首創全流程價值鏈
以中國為代表的制造業轉型升級與美、歐等發達國家“重振制造業”的政策方向形成共振,加劇了工業4.0的到來。海爾通過前聯研發、后聯用戶,進而打通整個生態價值鏈,實現用戶、產品、機器人、生產線之間的實時互聯,全方位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率先搶跑中國版的“工業4.0”。
海爾互聯工廠模式消除了中間環節,實現了用戶、企業和利益攸關方的有機融合,目前海爾已建成了空調、洗衣機、冰箱等8大互聯工廠,完成了由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變,并將用戶、研發資源、供應商和創客整合到一個共創共贏生態圈中。在互聯工廠全流程制造模式的基礎上,海爾不僅實現了制造水平的突破和顛覆,還將互聯工廠模式簡化、軟化、云化,構建起中國首個自主研發、創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
|
|
|
國內特種機器人巨頭首次在廣東布局 該項目是中信重工首次在廣東省布局特種機器人業務,項目選址臺山工業新城,由該公司聯合社會戰略資本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額3-5億元,建設周期為3-5年。落地后,該項目將在臺山打造集機器人本體制造、集成應用、核心零部件及控制軟件配套服務特種機器人生產基地,主要產品包括履帶式機器人平臺、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災區偵測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平臺、巡檢機器人平臺、管道機器人平臺等。
|
|
阿里云推出醫療和工業“大腦” 推動AI進入醫療的力量背后,是醫學領域對于計算產生的需求。除了醫療,目前和阿里云ET展開合作的企業包括徐工集團、中策橡膠、吉利。ET的工作流程是率先將標準化車間所有端口的數據傳入工業大腦,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關聯參數深度學習計算,精準分析出與良品率最相關的60個關鍵參數,并搭建參數曲線,在生產過程中實時監測和控制變量。
|
|
智能制造閃耀鵬城
華南地區最具影響力工業盛會——第18屆深圳國際機械制造工業展覽會(SIMM2017)于日前在深圳拉開帷幕。本屆深圳機械展以“亮工匠品牌·促智能制造·鑄質量之魂”為主題,致力于提升地區智能制造水平,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本屆展會設立金屬切削、金屬成形、機器人應用、刀具及工具等十大專業展區,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余家企業參展,時下熱議的工業品質話題、智能制造技術、無人生產等成為今年的主要看點。在開幕當天舉行的“QualityChina品質中國”高峰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張綱發表了以“國家質量基礎(NQI)頂層設計及中國制造質量的創新”為主題的演講。
|
|
亞太地區物聯網應用增長迅猛 在工業產業中,透過物聯網的監測系統,企業的基本維護、營運效率以及運行能見度都受到了良好的優化與操作。雖然目前僅有約6%的企業落實了使用具備IP位置監控功能的攝影機裝置,但32%的工業機構表示,未來將繼續強化此部分的實施。 雖然愈來愈多的企業、工業、醫療保健、零售商以及市政單位等機構采用物聯網的相關應用,但其中的安全問題也同樣面臨了日趨增加的威脅與困境。事實上,目前有許多物聯網相關設備的安全性仍明顯不足,使企業容易受到外在攻擊。
|
|
全球無人機市場2017年將生產近300萬架 Gartner報告稱,在拍照、自拍及其他娛樂方面,消費類個人無人機一直受到追捧,其飛行距離一般不超過5000米,飛行時間約1個小時,飛行高度限制在500米以內,重量不到2000克,價格不超過5000美元。商用無人機市場則相對較小,隨著更多國家不斷加強對無人機的監管,該市場開始趨于穩定,商用無人機更專注于某項功能,如測繪、投遞或工業檢查,因此價格也隨著這些要求而變化。
|
|
全球傳感器市場持續升溫 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傳感器作為機械的觸覺,是實現工業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工業物聯網風云漸起之時,更加帶動了數據收集者——傳感器的發展。據了解,目前傳感器應用占比最多的是工業和汽車領域,發展最快的是汽車電子和通信電子應用市場。此外,在智能農業、智能交通、智能樓宇、智能環保、智能電網、健康醫療、智能穿戴等領域,傳感器同樣有著廣闊的應用空間。 |
|
能發電的透明軟性皮膚讓機器人和義肢擁有完整觸覺反饋
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一種基于石墨烯的透明柔性電容式觸控傳感器,不僅提供觸控偵測,還搭載了壓力感測功能。由于它是透明的,所以觸覺感應層可堆棧在剛性或柔性的太陽光電(PV)電池上,從而在操作時自動供電,可為機器人與義肢等應用提供全面的觸覺反饋。
實際的電容式觸控傳感器是由PVC基板上(125μm厚)的單層石墨烯共面交叉電容(IDC)電極組成,并連接至沉積在電極邊緣的鈦/金(Ti/Au;10nm/100nm)觸點。在蝕刻出銅箔之前,先透過熱層壓過程(以及最初在石墨烯生長的銅箔)將單層石墨烯移植到PVC基板上。接著,金屬觸點沉積在石墨烯層的邊緣(使用電子束蒸發和屏蔽),最后再用計算機控制的繪圖儀刀鋒將石墨烯圖案化至交叉電極。
|
|
全球工業自動化市場恢復增長
根據IHS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自動化市場經過兩年的萎縮后將恢復增長,全球制造技術市場正在產生新的趨勢,2017年制造業發展呈七大趨勢,其中包括:
2017年全球工業自動化設備市場將以1.5%的速度增長;云計算分析將向邊緣計算轉移;制造業外包不如升級自動化;IT和OT的融合將成新戰場;設備市場將進一步鞏固;連接標準將占優勢;工廠車間人工智能使用率上升。
|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